可谭泰却很明白,此战关乎清廷江南战略,稍有不慎,清军将会陷足泥潭,很难自拔。
于是他抛下私怨,率军全力攻之。
谭泰,还有何河会(这也是正宗镶白旗人,因从皇太极伐明,略锦州,因功授正黄旗蒙古固山额真),都在江心岛指挥清军作战。
如今镇江城、丹徒已落入清军囊中,谭泰令何洛会渡江入丹徒,就近指挥清军经略周边。
何河会是满清八大固山额真之一,身经百战,作战极为骁勇,这也是他从父亲战死承嗣牛录额真(三百人为一牛录)之职,短短七年间,成为清军八大固山额真之一的原因。
而谭泰、何洛会原本不是攻略江南的,而是应该派去西北的。
正是吴争收复江南十府,引起了清廷的注意,他们被派往了江北。
何洛会战功卓著,可也止步于固山额真,不是他的出身、资历不够,实在是此人不善谋,简单地说,就是有勇无谋,可为将不可为帅,这是多尔衮私下对他的评语。
当然了,这样的人冷兵器时代率军冲锋陷阵还是足够用的。
随着何洛会进驻丹徒,丹徒清军已经到了总计一万二千人。
不过随着向东边大港、安港等地攻略,守城清军总数是六千多人。
这与吴争所部五千多人相比,相差不大,可谓势均力敌。
吴争率部在离丹徒三十里时,就被清军斥候侦知。
这没有什么奇怪,如此规模的行军,如果清军斥候都没提前发现,那清军恐怕再百年也入不了关。
而吴争本就没有掩饰行踪,抢时间、收复丹徒,没有任何取巧的可能性,就得拼消耗、拿人命往里填。
吴争甚至已经做好了拼死一搏的准备,此战就是要打掉清军的嚣张气焰,让他们心有所忌,不敢轻易向周边扩散。
可此时一桩咄咄怪事发生了。
清军斥候侦知数千明军向丹徒进发,已经迫近至城外三十里。
如果是寻常守将,就该向上官传信,然后下令全城戒备,马套鞍、兵上墙组织防御。
可何洛会却不同,他真心瞧不起明军,也难怪,从清军未入关开始,何洛会就没有在明军手中败过。
但凡败上一次,他都不会如此轻敌。
何洛会下令主动出击,迎战来犯明军。
问题是,何洛会此时手中没有骑兵,骑兵都被派去攻略东边各县、各港口了。
他却愣率城中清军,悍然迎战明军。
其实从兵力上来说,清军还是占优的,而且从实战技能来说,吴争麾下这支杂牌新军也确实不是个。
哪怕从两军主将而言,就算吴争年轻身强力壮,而何洛会四十出头,体能已经下降,吴争与何洛会二人单打独斗,吴争也占不了太大便宜。
但两军交战毕竟不是单打独斗,清军单兵技能再是碾压明军,也无法抗拒炙热的弹丸。
你跟我比战力,我与你比谋略,你和我比力气,我和你比武器……就这么简单。
吴争从斥候口中得知清军开城门迎战时,确实大吃一惊。
他以为清军出城迎战的是骑兵,丹阳城外歼灭那一千骑兵所付出的血腥代价,还停留在吴争的脑海里,那场战斗,虽说明军胜了,可实际上阵亡的人数远超过清军千人。
如果不是此战不得不打,吴争真会率军调头,回丹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