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一百多门炮同时轰击,覆盖在二丈宽的官道上,那种情景,是很难进行准确描述出来的。
它就如同炎夏突降的暴雨,劈头盖脸地倾泄着不满,任凭你擎着伞还是穿着雨衣,一秒之内,就可以让人从头到脚,淋成落汤鸡。
避无可避!
想来这些趾高气扬的鞑子骑兵,此时的感觉,应该也一样。
当然,他们很可能来不及有感觉了。
因为,没有任何时间让他们有感觉。
铁与火的洗礼,除了被爆炸声掩盖的哀号,什么叫听不到。
这一仗,打掉了敌骑近三分之一的兵力,敌骑前锋被一扫而空。
宋安是个谨慎的人,他不敢放敌骑过转弯角太远,自然歼敌不会太多。
因为他兵力才几百人,一旦有数十漏网的骑兵冲过炮火覆盖区域,那对自己无异是致命的。
所以,敌骑前锋一旦进入炮火射程,宋安果断地下令轰击。
如此打了敌骑一个措手不及,敌人嚣张的气焰被瞬间打灭。
处在队伍中间的呼尼牙罗和侥幸逃过一劫,他原本在简单整肃之后,还是想反击的。
可他在用望远镜观察到北伐军火炮阵地设在弯道西侧的半山坡上时,迅速打消了反击的念头,他估算到,就算让轻骑爬坡突击,这上冲的速度也会变得缓慢,而这个冲锋时间,足以让北伐军进行二至三轮的炮击,这对于突击的轻骑是致命的。
就算冲至北伐军火炮阵前,火炮难以起作用,北伐军还有火枪可以阻击。
所以,想明白了这点的呼尼牙罗和,黯然率虎口余生的骑兵向宿迁方向撤退。
短短不足一刻钟,同样的行军,同样的鞑子骑兵,区别在于,行军方向截然相反。
而相较于来时的趾高气扬,此时就变成了垂头丧气。
这便是利用绝对的局部地形优势,打一场不对称的伏击战,从而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战术方法。
哪怕是没有虎蹲炮,使用弓弩、火枪也一样,虽然效果可能会逊色些,但战术效果基本上还是可以达到。
抢占山川、水流优势地形为己所用,这是松江军校最被强调的一科,而这样的战术仅仅只是皮毛。
战后打扫战场,歼灭敌骑六百六十三人,没有俘虏或者伤兵,或许当时是有的,但清点时,肯定没有了。
可怜的是战马,这六百六十三人的座骑,完好或者轻伤的战马,仅不足五十匹,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打扫战场的北伐军不杀战马,哪怕是受伤的战马。
可想而知,当时四溅的铁弹片,该有如何密集。
崖镇伏击战,在日后成为一个典型的战术战例,它的意义在于,向世人证明了,就算兵力相同,甚至兵力逊于敌人,只要部署妥当,鞑子骑兵也不是不可战胜的。
而宋安虽然自愿成为了一个“影子”,但正由于此战,他生生进入了日后大将军府“十大名将”之列,只是垫了底,行十,当然这是后话。
……。
都说有什么样的领导,就有什么样的手下。
大将军府辖下将领,不一个省心的主。
蒋全义的张狂、狠。
池二憨的闷骚、勇猛、粗中带细。
宋安的阴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