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高两丈有余。
这种高度的树,连天青站在梯子上也不可能够得着顶端,所以他还是从树木中段开始的,手起斧落,便是一条树皮落了下来。
接下来,连天青开始了他的表演。
枯树不是真的原木,永远不可能像理解中那么笔直完美。
眼前这棵树也是一样。
它歪斜崎曲地向上,树上很多疤痕和斜出的枝干。再联想到它枯死的原因,多半都是内部出了什么问题。综合起来,真的要将其取材的话,它可使用的材料其实非常少。
当然,连天青现在将要展示的替刨工,顾名思义是一项处理原木表面的工艺,疤痕和枝干是需要处理的麻烦,内部的问题其实可以忽略不计。
但连天青一上来,开宗明义就说:“以斧替刨不是难事,但以往我们用这种法子处理的只是小料,取个简便省事。这项替刨工着重的是原木大材,对梁柱大板之类的巨材钻研颇深。但它遇到木材里外的问题,就很棘手了。这册子上的内容也将其轻轻跳过,不做赘述。所以,这项替刨工有其优点,但只应对优质大料,有所限制。”
树疤树裂以及中间的结节空洞等问题其实在大部分木材上都存在。
中下各三品的木材比较常见易得,木材的问题太严重了,可以直接抛弃不用,比较省事。
但上三品的木材价值很高,又很稀有,碰到问题只能想办法解决。
木匠们遇到这种时候各有自己的一套办法,但总之还是很麻烦,是个难题,现在一听连天青这话,是要教大家更好的法子了?
还是在这么大型的树木上?
如果真能解决,那木料的应用范围可就大多了,从成本上就能节约不少!
“处理大料,最重要的是藏物于心。”
连天青一边说,一边开始讲解怎么观察树木,彻底弄清楚它的情况。
树有多高,尺径多少,倾斜多少度,有多少节疤,分别是什么尺寸,拍击敲打细听内部情况,什么样的声音代表着内部是什么样的,他随口道来,讲得细致而清晰。
连天青的功底实在太深了,这些数据他全部都是信手拈来,不但不需要尺矩,连手指都不需要比,一眼就能看出来,还能细致到毫厘。
许问在旁边看着,忍不住做了一下对比。
不算他新得到的特殊能力的话,肉眼辨尺寸这种事情他也能做到,但远不如连天青速度这么快,这么举重若轻。
“鉴完应该成图。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胸有成竹取的是其意,匠人定形还需更加细致。我以前也没有这个习惯,吾徒许问教我,受益匪浅。”连天青坦然道。
人群本来正在安静地听他说,被他接连报出来的数据惊呆了,这时又是片刻安静,然后传来明显的骚动。
这时代师徒界限非常分明,师父是绝对不可以在徒弟面前失了尊严的。
结果连天青一个半步天工,直接说向徒弟学了东西,还“受益匪浅”?
这对他们来说简直是一个颠覆,足可看出连天青的心胸,以及许问的实力与影响力。
半步天工用了都说好,你还有什么意见?
明山非常机灵,听见连天青的话就送上了纸笔,连天青现场画图,甚至也是照着许问的样子铺阵线条,在旁边用文字标注尺寸。
他的画绝不写意,定形非常准确,跟这时代的画风都完全不同。
别人看不出来,许问当然会有感觉,这画风明显也是模拟着他的来的。
觉得很好,就学了。即使出自自己的徒弟,也没什么好避讳的。
许问突然又想起了在路上听过的关于连天青的一些传闻。
早在他险些晋级天工之前,他经常到人家家去挑衅,跟人打赌,然后去学人家家的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