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城内哥哥酒楼青楼都是彻夜灯火辉煌,贡院的某一处也是灯火通明了一夜。
这里,礼部和翰林院的那些负责阅卷的考官们正在秉烛夜读。
他们读的并不是书籍,而是一份份各不相同的考卷。
因为要照顾到考生们的情绪,再加上提前为明年的会试做准备,考卷必须要在非常短的时间里审阅完毕,并且决定好取还是不取。
唐国的科举考试已经趋于成熟,并且已经有了相当成熟和完善的流程。
考卷写完之后,先由监考人员收起来,然后再把考卷交给密封官。
密封官会把考生上有关考生身份信息的地方用白纸封起来,然后再用线缝上。
这是第一道工序,名叫糊名,类似于现代的装订密封,为的就是防止有人徇私舞弊。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层程序的存在,监考人员内部都不知道自己看的到底是什么人的考卷,自然也就无法存在徇私舞弊的现象。
随后,装订密封后的考卷再通过特定的流程分发给阅卷人员进行审批。
试卷分发是在主考官、同考官的监督之下抽签分发的,因此,即便是阅卷人员,到最后都不知道自己看的是什么人的卷子。
可以说,这已经是双重保障了,算上之前选派主考官和同考官的流程,几乎是三重保障。
足以可见,不管是什么朝代什么地方,考试的公平性都是重中之重。
在这之后,阅卷的那些人会把初次阅卷比较满意的卷子送到同考官那里,这一类的试卷被称为荐卷。
同考官——换一种通俗易懂的说法,那就是副考官,如果副考官也中意这份考卷的话,就会在试卷上写一个取字,意思是通过了自己的审核。
获得了取字的考卷最后才可以送到主考官的手里。
如果主考官也中意这份卷子,则是会在试卷上写一个中字,这种时候,就已经决定了这名考生多么幸运。
中或者是不中,必须要经过三层人员的把控,难度之高可以想象。
可惜的是,绝大部分的人可能连第一层的官咖都无法通过,就更别说是来到主考官的手里了。
而这一层的阅卷人员正是翰林院的翰林。
每一位翰林多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佼佼者,评定一名考生的试卷自然不在话下。
只不过……
这一次的翰林王祥看着自己面前的一份考卷,眉头紧皱,心中却并不那样想。
第一张试卷考验的是四书五经和经义的内容,这个地方还算是中规中矩,放在乡试里,中第是不成问题的。
第二张试卷考验的是两首五言八韵诗,这个部分就让人眼前一亮极为惊艳了。
毫不夸张的说,除去其他两张试卷,光是这两首诗就完全可以让此考生中一个举人了。
只不过,这第三章的策论却是让王祥陷入了两难境地。
按照常理来说,三张试卷之中的两张答得中规中矩,虽说不一定可以被主考官看中,但是过自己这第一关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喜欢唐朝败家子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唐朝败家子泽雨轩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