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上的四辆日军军车,第一辆车满载日军士兵,大约有30人左右,第四辆车上也有二十名日军,两辆车的车头上都架着机枪。
这些日军的数量将近一个标准的步兵小队,(每个日军步兵小队,人数在50人到70人之间都配备一个机枪小组。有二挺轻机枪、一个掷弹筒小组,有二个掷弹筒。二个步枪班。)
如此重兵押送,看起来中间两辆车上的物资,应该是比较重要的。
高寒扣动了扳机,“啪”的一声枪响,一颗子弹高速旋转着,射穿了车门上的玻璃,钻进了鬼子司机的太阳穴。
他一声不响地趴在了方向盘上,汽车继续向前冲去,很快就冲到了公路下面,撞在了路边的一块岩石上,停了下来。
高寒打掉了第一辆车上的鬼子司机,接着,又一枪击毙了最后一辆车上的鬼子司机。
田川的枪法目前在所有的队员中,是最好的。他的目标是第二辆车,同样一枪干掉了鬼子的司机。
另外的两名队员同时瞄准了第三辆车的鬼子司机,两颗子弹钻进了驾驶室。
具体是哪颗子弹打中了鬼子司机,不得而知,反正这辆车也被打得失去了控制,撞到了前面的那辆汽车上。
不得不说,鬼子的战斗力极其强悍,即使遭遇了突然的袭击,他们仍然没有慌乱,有的人在车上就朝着高寒等人所在的山坡上射击。
其余的士兵跳下了汽车,径直向前冲锋,就地寻找掩蔽物。
带队的日本军官是一名少佐,他躲在第一辆汽车车头的后面,观察着战场的情况,很快他就从枪声中判断出对方的兵力很少。
对方竟然敢以这样少的兵力来袭击他心目中战无不胜的大日本皇军,一贯骄横的他不由得恼羞成怒。
他挥舞着军刀,大声嚎叫着,率领着士兵们向前冲锋。
“啪”的一声枪响,鬼子少佐的胸口喷出了一道血箭,他双手一扬,指挥刀飞了出去,他仰面倒了下去。
这一枪,还不是高寒打的,是田川打的。
为了提高射击精度,高寒对其他队员的要求,都是以对方的胸部为目标。四名队员迅速射击,日军不断地倒下。高寒更是连续射击,尽可能多的消灭敌人。
日军训练有素,一旦指挥官不能指挥战斗,马上就会有其他人接替指挥。即使没有军官,士兵也能够接替指挥。极少会发生因为失去指挥,而溃散的情况。
一名日军中尉接替了少佐的指挥,他看到前方至少有50米的开阔地,地形对自己十分不利,而对方的人数虽少,却个个枪法厉害。在这种情况下,贸然进攻显然是不明智的。
他经过简单的判断,决定放弃直接进攻,退到汽车背面,利用汽车做掩护,准备用火力压制对方,然后用掷弹筒和迫击炮,消灭对方的狙击手。
他大声地吼叫着发布命令,日军士兵们边打边向汽车后面撤退。
高寒等人利用日军短暂的混乱,不断地开枪射杀,在日军退到汽车后面之前,又干掉了五名日军。
这次负责护送物资的日军,一共有51名,在刚才短暂的战斗中,已经被击毙了19名,其余的32名日军躲到了汽车的背后。
他们架起两挺歪把子机枪,疯狂扫射,其他的日军士兵,也纷纷开枪,压制着高寒等人的火力,几名掷弹筒手和一门迫击炮,已经做好了射击的准备。
日军的掷弹筒的别名又叫超轻型迫击炮,主要装备二战中日本军队,口径在50MM以下,单兵携带,不占编制。日本掷弹筒口径50毫米,有两种型号。
主要区别在于抛射筒长度,侵华日军主要装备抛射筒为25.4毫米的掷弹筒。
掷弹筒是一种十分轻便的支援火力,训练有素的射手,可以在350米以内进行精度很高的射击。重点用来对付敌人的机枪、和躲在掩体后面的人员。
迫击炮的杀伤力就更强了,高寒等人是利用天然遮蔽物当成掩体,无法抗衡敌人迫击炮和掷弹筒的火力。
日军指挥官忌惮对方的神枪手,他躲在汽车的后面,利用车厢与车头之间狭小的缝隙,观察对面的动静,为掷弹筒兵和迫击炮手指示目标、提供射击诸元。
按照与高寒事先商定好的作战计划,郭恒明望着撅着屁股背对着自己的日本兵,率先扣动了扳机,同时大喝一声:”开火。”
两挺捷克式轻机枪、十几支步枪一起喷吐出了火舌,朝着毫无防备的日军喷涌过去。
第一轮火力袭击,被重点关照的日军指挥官、迫击炮手、掷弹筒兵和机枪手,就全部倒下了。
剩下的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惊慌失措的日军士兵,在60米的距离上,被当做活靶子,一个个地击毙了。
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公路上再也看不到一个拿枪的日本兵了。
郭恒明跳出了掩体,大喊一声:“冲!”
率先向公路冲去,队员们也呐喊着,一齐冲了下去。
高寒等人听到郭恒明等人的喊声,也冲下了公路,不过他们行进的速度很慢,警惕地搜索着日军的残余。
郭恒明等人冲上了公路,他们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那些鬼子补刀。
按照高寒的要求,在战场上遇见鬼子,无论死活,都要在鬼子的胸口部位补上两刀。
队员们都恨透了日本鬼子,那些来自川军和晋绥军的战俘们,他们在战俘营中受尽了日本鬼子的折磨。见到了鬼子毫不领情地上去一阵乱刺,每个鬼子的身上至少被刺了五六刀。
尤其是张全,他的全家都死在鬼子手中,原本一个和睦温馨、好端端的家庭,就只剩下他一个人孤零零地活在这个悲惨的世界上。只见他睁着血红的眼睛,见到鬼子就是一顿乱刺。
他十分幸运,居然见到一个活着的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