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恒手里的西征军要比文天祥部的乌合之众精锐不知道多少,兵力也比文天祥多了数倍,然而即便如此,李恒在江南西路与文天祥的鏖战也持续了数月之久,最后还是宋都木达领命夹击福安朝廷,顺道协助李恒才最终摧毁了文天祥在西路的抗元军!
兵强马壮的李恒为何会拿不下区区一个文天祥?
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李恒步步为营、稳扎稳打,这么做的目的自然是想要将本部兵马的伤亡减少到最低!
而元廷以及临安的伐宋统帅府却没有对李恒严加申饬,究其缘由是因为元帝忽必烈定下的伐宋国策!
占领一府一州一军一县,当以巩固为上,收复民心为辅,肃清境内盗匪为要务!
也就是说李恒的稳扎稳打策略是完全符合忽必烈的战略思想的,那么统帅府自然没有怪罪李恒消极用兵的理由!
这次也是一样,统帅府要李恒肃清两路,杀败文天祥部之后立即挥师围杀福安朝廷,可李恒却驻军于此,是为了肃清武夷山山匪,任谁也挑不出根刺来!
但是李恒没想到这邓云的逐虏军竟然会这般棘手!
强行攻山,估计他这西征军不死上数千人连想都不用想,这些可都西夏儿郎,枉死在攻山路上岂不是要让他李恒痛彻骨髓!
对付盘踞山中的悍匪,最简单的办法还是放火烧山,将缩在山中的匪贼给烧出来,然而这一套在这里根本行不通!
因为山中外围的草木早就被邓云给伐了个干净,光秃秃的山皮子固然利于视野,可想要放火几乎和做梦没什么区别!
除非先行把邓云安置在外围的防御力量给铲平了,只要突入山中里许,火攻的策略便能得以实施!
只是这里许山路要死多少西夏儿郎!
中军大帐内商议了半天,强行攻山被李恒断然否决,放火烧山虽然要突入里许,要死不少好儿郎,却不是完全难以接受,但是还有其它两种声音让李恒颇为意动。
一种是围山!
山中现在人口起码超过一万五,这一万五千人吃喝皆要依赖于山外,屯兵于山脚,邓云的物资粮道就会被堵死,如此一来,最多半年,快则两三个月,邓云不出山也得出山,否则就得被饿死,山中也会哗变!
只是李恒等不了那么久!
麾下两万五千精兵征讨区区一个山贼草头王,竟然要用数月时间,这事要是传回去,他李恒这些年用战功打出来的赫赫名声只怕要荡然无存!
而且,如今福安小朝廷已然是穷途末路,距离灭亡只在旦夕之间,身为带兵大将,什么样的战功能和灭国之功相提并论!
所以李恒根本不打算在山下耽搁太久,但是不灭了邓云,他如何能解这心头之恨!
所以围山之议一开始就被李恒否决,只是后来感觉攻山的代价承受不起,因此才回过头来想到围山!
不过仅仅只是堵住山口,自然用不了数万大军,在李恒看来,五千,最多一万精兵驻守山脚便能让龟缩在山中的邓云如鲠在喉,届时,他自可率领精锐骑军和一万步卒向福安挺进,博取这灭宋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