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没有任何人,那一夜,巷子里安静的很。
他忽然看到不远处,从宫门口的方向缓缓行驶出来一辆马车。
他欣喜若狂,眼巴巴的等着,等到撑不住了。
整个人也终于倒了下去。
他原本以为马车不会停,但马车却在他面前停下来。
马车里探出来一颗小脑袋毛茸茸的,夜里太暗,以至于没有看清楚容颜。
只觉得那“少年”笑的可真美好。
他想着救兵或许也来了。
马车里的少年十分豪气的下马,只可惜因为腿太短,雪路太滑,她磕了脑门。
捂着脑门望着自己,问他叫什么名字,家在何处,是否要送他回家。
那个时候的他彻底撑不住了,也知道再不会有人来救人来。
他一心求死,就那么闭上了眼。
再醒来之后,他浑浑噩噩,浑身还烧的厉害。
旁人问什么他都说不知道。
后来,他趁着身边没人跑去丞相府查看。
却发现相府大门上贴了封条。
被大火吞噬过后的一切只剩下无尽的废墟
身边来来往往的百姓很多,无非都是在讨论这场惨案。
有人叹息,有人谈笑,有人垂泪。
听说当日,从一片废墟里找出来七十二具早已经被大火烧焦辨不出模样的尸体。
哪里还是尸体?
无非就是皱巴巴黑漆漆的一团骨骸罢了。
听大理寺的人说,尸体差了一具。
丞相府七十三口人,却只找出来七十二具尸体。
另外一个人怕是早已经被大火烧成了灰烬,最后散落在夜晚的凉风离。
没有人不叹息的,谁也不知道是如何招上灭门惨案的。
只是第五日,大理寺忽然草草结案。
不但没有为其申冤,还倒打一耙,将一顶私相授受的大帽子扣在了当朝丞相的头上。
晚风离险些气晕过去……
也终于知道世间唔公道,只听闻丞相府出事的那个晚上。
大理寺卿在家中设宴,将朝中不少权贵都请到了自家府中喝的酩酊大醉。
而皇帝则是因为后宫多了一位足以霍乱朝纲的美人儿而早早歇下了。
这世间,怎么会有那么巧的事情?
丞相府离大内皇宫不远,那么冲天的火光究竟发生了什么。
谁会不知道?
只不过各种原由复杂,他却不愿再想起了。
晚风离忽然间抱着脑袋,痛苦的将脑袋重重的磕在了桌上。
他喉咙间低低的呜咽出来。
风七七有些于心不忍:“对不起,是我不好,叫你想起了那些不堪的往事。”
“不过早已经过去的事情你也该放下,不该执着于过去,你还有我这个朋友,不是吗?”
晚风离没有抬头,抖动的肩膀却停顿。
明显缓过来了。
风七七不愿他再想这些事情。
明月却道:“江湖上,宋丞相的事情略有耳闻,只是,一向只道宋丞相两袖清风,是个当世清官。”
“这件事情必有原由,为何不查清楚?”
晚风离缓缓抬头,褪去了满脸的悲伤。
此刻又淡然若水,眉眼再无起伏波动。
声音压的有些低。
“有什么用呢?这一切有什么用吗?大理寺卿早早结案,定是皇上授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