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八日下午,法鲁格·哲巴尔率领使团乘坐火车抵达神都车站,沈云卿率领千牛卫仪仗队,在车站列队迎接,教长阿里木等人一同出席。
“很荣幸再次见到郡王,能受到如此高的礼遇是我的荣幸。”
“也很高兴再次见到阁下,一路顺利吗。”
“一切都很顺利,天朝的铁路让我深感震惊,天朝的技术也让我国受益匪浅,我代表我王向天朝陛下致以最诚挚的问候。”
“非常感谢贵国陛下的问候,我朝陛下乐见两国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
略作寒暄问候,沈云卿遂即安排哲巴尔检阅仪仗,前往万国公馆下榻。稍晚时举行一次会谈,就这次来访事宜进行预热磋商。
现如今外交全权由沈云卿主持,一系列的流程全部制度化、体系化,正式觐见和谈判交涉之前,会安排一两次的预热会,就双反交涉内容进行沟通,以便于谈判的进行。
不出此前预料,哲巴尔此来确实是为了履行当年边境协议,请求岐帝国出兵攻击沃尔萨森。
“我王陛下希望天朝履行协议,共同出兵攻打沃尔萨森。而且据了解,沃尔萨森在圣光骑士会联盟的支持下,正在密谋在达尔翰地进行更大规模的煽动叛乱。他们一面和天朝做着生意,一面对天朝国内散播叛乱,这是他们一贯的伎俩,如果继续放任,对天朝是有害无利的。”
“关于达尔翰地的叛乱,我朝十分清楚,确实是沃尔萨森国在背后进行挑唆,我朝也已两次遣使,但都被沃尔萨森国置若罔闻,因此也切断了与他们的贸易往来进行制裁。”
泰德四年后,岐帝国先后两次遣使沃尔萨森,要求其停止煽动达尔翰地教徒叛乱,但沃尔萨森不是装聋作哑,就是置若罔闻。沈云卿之好采取贸易制裁措施,封闭两国边境,终止与沃尔萨森贸易。
但你越是采取措施,他就越是变本加厉,终于在泰德六年酿成达尔翰地大规模叛乱,岐军只好镇压。
而且沈云卿发现,这个沃尔萨森国的国内政治不正常。
首先是沃尔萨森过去六年间发生了两次政变,几乎是只要岐帝国遣使一次,紧接着就会发生政变,要说巧合,事不过三也许是巧合。
但问题是,沃尔萨森对岐帝国的警告置若罔闻,招来岐帝国经济制裁之后,沈云卿才察觉发生在沃尔萨森国内的政变不是巧合偶然,而是圣光骑士会联盟操纵了沃尔萨森的王室政治,两次的政变都是外部干预。
之所以如此肯定,其实直到泰德八年才发现端倪。
岐帝国目前的路上贸易通道有两条,一条是传统的中亚、波斯、印度、中东路线,一条就是中亚、东欧路线。
岐帝国边境抵达黑海之后,陆路和海陆与东欧接壤。这就意味着从中国到欧洲的路上贸易,主要地段都在岐帝国境内,并且有了安全保障,税收几乎为零。
所以东欧国家可以从岐帝国在东欧的边境,买到更多更便宜的丝绸、陶瓷、茶叶、百货。
尤其是最近二十年,全国进行大规模基建修路工作,陇右、呼延、天山、西域四地的道路早就打通,沿途建有大量旅栈,四轮大车、大篷车大量普及,这些年为了巩固和开发罗哈诺,罗哈诺境内进行了大量修路和基建工作。
因此现在从长安去罗哈诺,可以大量使用四轮的大篷车,拉着货物一次组织几千上万四轮大篷车去罗哈诺,铁路修到兰州之后,更是缩短了距离。
所以从兰州往东欧发的货,其实要比陆路去中东的货便宜得多。
但是乌兹曼和岐帝国控制着亚洲海上的航线,所以乌兹曼这些年主打海上贸易,路上贸易不再增加,只维持既有的数量。
因此圣光骑士会联盟发现,与岐帝国接壤后,贸易被打通,所以内部发生了分赃不均的问题。
而沃尔萨森和岐帝国直接接壤,这就意味着有贸易地缘上的优势。同时沃尔萨森距离乌兹曼太近,距离圣光骑士会联盟核心国又太远,国力也太弱,巨额的贸易好处落入沃尔萨森的口袋显然“不合适”
沈云卿猜测,沃尔萨森的反常政治现象,是圣光骑士会联盟内部为了争夺贸易利益,故意引导的两次政变,目的就是要岐帝国在贸易上中断与沃尔萨森的往来,从而把贸易出口放在东欧,而不是中东。
也就是说,沃尔萨森这几年的国内政变和强硬措施,是圣光骑士会联盟内部的利益分赃决定的结果。
只有岐帝国封闭与沃尔萨森的贸易,岐帝国的货物要输入欧洲,就只能从东欧走。
现在乌兹曼要打沃尔萨森,还不清楚乌兹曼方面知不知道圣光骑士会联盟内部发生了利益矛盾,或者说他们知道,所以利用这一情况趁机发动战争攻灭沃尔萨森。
但不管怎么说,这件事上岐帝国是两头被利用,没得选。
“哲巴尔大使应该知道,我朝距离达尔翰地十分遥远,即便现在开战,也得七八个月后才能部署到位,贵国不会现在已经动手了吧。”
“王爷请放心,我王陛下是希望天朝履行承诺,所以希望一起出兵,而不是单独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