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没有耕牛,就没有农业化和高效农耕,也就没有足够的食物储备。
更何况印第安人连金属制品都没有,农具还停留在石器和木器,先天缺失进入国家形态的所有必须要的条件。
不过印第安人也不是一无是处,印第安人也放牧,也家畜,他们蓄养火鸡和驯鹿,以丰富食物来源。
最后只要中原王朝经营北美,亚洲就没有竞争者,可以一家垄断独大,集中力量开发经营北美。
而欧洲不行,欧洲的国家太多,心太贪,相互之间经常战争,而且他们生育率低,没有工业革命之前,生产率低下,单位生产效率远不及同期的中原王朝。而且工业革命后的几十年,其工业单位的生产效率,其实还不如当时清王朝的手工木工机的效率,直到十九世纪初,才在生产效率上超过清王朝。
因此欧洲殖民美洲的成本高、风险高、周期长,而中原王朝则成反比,更何况岐帝国已经工业化,成本、风险只会更低,生育率更高,周期更短。
中原王朝唯一的两个缺点就是内政问题和距离问题,中原王朝内耗太厉害,然后就是如果单纯走海路,需要横跨太平洋,一万多公里。
而欧洲只需要横渡大西洋,就能抵达北美,距离缩短一半。如果从非洲前往南美,距离更短,只有两三千公里。
但只要中原王朝解决了内部问题,开发美洲的速度将比欧洲高得多,更何况现在的岐帝国在工业规模和工业技术上具有压倒性优势。
泰德七年、八年、九年三批野训牧民抵达启夕之后,只做四件事,一是积极开垦畜牧,建造营地。二是扩大生育增值人口。三是融洽当地原住民。四是第一批定居一年后,对外进行游牧探索。
由岐军小队为先锋,小股牧民跟随,驱赶着羊群,携带足够的口粮和货物,向南、向西、向东进行探索,进一步探索周围。通过交换货物、提供牲畜、铁器、布匹、酒类等好处,可以轻易结好大多数的原住民部落。
经过这三年的探索,不计阿拉斯加在内,大致摸清了启夕城周边四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发现九个大型原住民部落,二十七个小部落,但只占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总人口粗略估算不超过四百万。
其他都是无主、无人之地,无人区、大片的森林和草原,原住民生产力落后,人口较少,并且岐军还发现有巨大利益可图。
那就是黄金和白银,贵金属似乎永远是这个世界的主旋律。
岐军通过与当地原住民交涉和交换物资就发现,美洲地区的黄金白银极多,有历史存量(几百上千年积累的量)。
而且印第安人没有货币概念,他们得到黄金和白银不是用来作为货币,也不知道这是贵金属,而是把黄金和白银作为容器和装饰品,当成了普通金属在用。
其实沈云卿一早知道这个情况,当年欧洲殖民美洲早期,就发现美洲的原住民持有大量黄金白,但却不是作为货币,而是作为普通金属使用,然后以玻璃、铁器、酒类、牲畜高价换取美洲原住民的贵金属,慢慢发展成后来的殖民和掠夺。
由于印第安人没有贵金属和货币概念,对这种交易根本没有心里设防。
岐军发现这一情况之后迅速改变策略,采取货物换贵金属运动,从原住民手中换取大量的黄金和白银,今年下半年将随舰队运回,目前还不知道这三年多弄到了多少,但从陆续发回的公文来看,恐怕不少。
而且更要命的是岐军还发现,这些原住民会“出售领土”,通过出售领土换取物资和他们需要的东西。
早期欧洲殖民者登陆北美和南美之后,也发现这一情况,于是通过出售铁器、玻璃、镜子等货物,欺骗性的占领印第安人的土地,为其后续的殖民掠夺建立前沿基地。
通过连续两年的探索测绘,岐军陆续传回大量地图、地理信息,还有几千张的照片,让国内统治阶层清楚知道大洋彼岸竟然还有一个比中原自然条件更优渥的土地,而且还是无主之地。
更重要的是,这片土地非常合游牧民族的胃口,所以安国公慕容幽正正在摩拳擦掌,组织更多库兀图族青年男女移民北昆仑,肃汝、北胡、北狄获悉消息,得知还有这么个世外桃源的地方,也积极上书表示要去替朝廷开疆拓土戍边。
其实哪是要去替朝廷戍边,他们根本就是去跑马圈地,谁占了归谁,名义上还有大岐帝国罩着。
由此可见,只要有利可图,这些个游牧民族一个个都认你做爹。
然后楚惠儿掐指一算,她的儿子也能去占块地方称汗,说起来这次迁徙的人口都是游牧野训,农牧结合,是无主之地,她儿子去北美称汗岂不正好。
这有的时候,沈云卿甚至都想哭,中原王朝的政治有时候真的很幼稚,往往只要说通了一两个权臣,说通了皇帝,皇帝大手一挥,少则十几万平方公里,多则几十万上百万平方公里就稀里糊涂的没了。
楚惠儿现在张嘴就要几百万平方公里的“无主之地”,说起来,在中原的眼里这里就是蛮荒之地,给我总可以吧。
显然楚惠儿也是这么想的,在她看来,北美就是荒蛮无主之地,只要说通了沈云卿这个最大的权臣,一切就都好办了。
可问题就在于他沈云卿可不怎么想啊,那是无主之地吗,那可是全世界最好的土地,再也没有了。喜欢陛下的CEO请大家收藏:(zeyuxuan.cc)陛下的CEO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