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家你这羊汤熬得地道,放了不少的香料吧。”
“可不是嘛,羊汤要出味儿,关键就在这盐和香料。没有香料的那会儿,就靠一把盐。但是早年的青盐不行,还得是朝廷现在的雪花盐。”
“是吗,青盐怎么就不行了?”
“青盐其实不是不可以,但是熬出的羊汤没雪花盐来的醇厚鲜香。”
“那现在盐价便宜吗。”
“便宜,比草民小时候便宜的真是太多了,现在简直不要钱一样。”
“呵呵,那羊肉和香料便宜吗?”
“今年的羊肉比去年便宜,但今年的香料要比去年贵了两成还多,听说是今年的国外来的香料少了,所以价格就贵了。”
“店家的消息还真灵通啊。”
“嗨,咱们生意人哪里知道海外的事情,都是街坊邻里有读书识字的,看了朝廷的邸刊传出来的消息,香料铺子的掌柜也这么说。”
由于乌兹曼商船持续性减少,到目前为止,沈云卿都没理出个头绪。这就导致今年进入广州口岸的香料急剧减少,香料的价格迅速上涨。
其实从去年年底开始,乌兹曼商船就已经减少,但还不明显,同时市场上有市场存量和库存,能顶一阵市场消费,但持续近一年的减少,最终还是会反映到社会经济的供需层面。
岐帝国这些年虽然大力造船,大批出海,但是香料这种商品并不是朝廷主要干预的商品,同时连续二十年香料进口剧增,香料价格基本上已经较为亲民,多数的香料不需要使用贵金属购买,铜钱就能买到不少,因此多数的香料和辛香料已经不再是朝廷牟利的商品。
这就导致朝廷丧失了香料市场的国营干预能力,而民间的商业出海都是市场自由行为,加之现在信息传递较慢,等到市场自己开始调整商品交易,供应国内市场,需要一个周期。
同时岐帝国的海船规模虽然已经很大,但是远远不足以供应一两亿人口的市场,仍然需要国外商船弥补海上的运力不足,尤其乌兹曼是海上贸易大国,商船的保有量很多,现在乌兹曼商船大量减少,就带来了运输的缺口。
虽然香料价格上涨,但是羊肉价格在下跌,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香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
现如今朝廷拥有最广袤的牧场,大量种植苜蓿草,实行定点草料收储,鼓励牧民养绵羊。尤其是从乌兹曼和波兹津引进了大绵羊,经过杂交和繁育,这几年改良了好几个品种的绵羊,正在推广中。
新的绵羊在吃料不大幅增加的情况下,长肉更多,体型更大,羊毛、羊奶产出更多。
所以现在牧民养绵羊,能从羊毛、羊奶酪和羊肉上都赚钱,同时粮食成本的降低,让一些关内牧区的牛羊饲料用上了大豆和谷物精饲料。
总体上羊肉价格已经很低,但是牧民的收入却在增加。
目前最大的问题还是交通问题,北方不通火车,牲畜要从塞外迁入关内只能靠人驱赶,会掉膘,成本也较高,如果是用火车拉,甚至日后在塞外牧区开设屠宰场,用上冷藏车厢,成本还能进一步降低。
塞外和牧区的牛羊直接通过火车输入关内,而关内的粮食、饲料、草料和生活、工业品,则通过火车输往牧区和塞外,届时肉制品的价格会更低。
岐帝国现如今的疆域辽阔,只要治理好了国内问题,日后的吃饭、吃肉都不是问题,悬在中原文明头上几千年的粮荒将彻底根除。
反倒是现在的忽喇其实日子不怎么好过,岐帝国的畜牧政策和技术利好普及之后,岐帝国的牛羊价格和忽喇的牛羊价格完全倒挂,岐帝国的牛羊数量规模论千万为单位计,而忽喇的牧群在数量、成本上毫无任何优势可言。
所以岐帝国现在比忽喇这个游牧专业户还要专业,这恐怕也是三十年前谁也没想到的结果,农耕王朝会比游牧帝国更会游牧。
因此这些年忽喇和岐帝国的互市贸易,忽喇方面越来越力不从心,他们的牛羊距离远,有没有价格和质量优势,而且一到冬季死伤率也很高。
反观岐帝国的绵羊,个头大,吃得少,长肉多,依仗着辽阔的牧场和后勤、技术保障,成本还更低。
忽喇的牛羊已经卖不上什么价钱,如果不是朝廷通过政府和民间商业行为继续采购忽喇,忽喇的日子不会有现在这么滋润。
甭看赫努现在硬气,其实赫努不懂现代经济,他自恃忽喇有了冶金和手工技能,就能摆脱对岐帝国的依赖,其实根本不切实际。
一行人等吃完面,沈云卿掏出两枚一贯铜钱递给摊主:
“店家,不用找了,您继续忙吧。”
“官爷,这可使不得。”
摊主退回一贯,随后忙去找钱。
“店家,这两贯钱你就收下吧,今后要是看到要饭的乞丐,或是身有残疾之人,就替本官施舍一碗光面,算是替本官积德行善。”
“这……这钱草民不能收呀。”
沈云卿再次将一贯钱塞到摊主手中说:
“你就收下吧。”
“那就多谢官爷,敢问官爷尊姓大名。”
“本官姓沈,后会有期。”
言毕,沈云卿带着护卫转身翻上马背,消失在茫茫薄雾中。
此时东方微露鱼肚白,瓦上的寒霜隐隐透着银光。
骑马途径朱雀街时,身边护卫突然勒停马匹。
“为何停下?”沈云卿问。
“属下方才听见右侧街边屋顶有瓦片声响。”
沈云卿循迹看去街边右侧一排只有一层的店铺屋顶,但并未看到有瓦片掉落或者异常。
“现在正值店铺开张,屋内难免有些响动,也许只是屋内震动,瓦片松动发出的声响,继续赶路。”
“是。”
继续催动马匹,确是发现坐骑如何也不听使唤。
“驾,驾……”
众人马匹不约而同停在原地,低头看着地上寻找着什么。
沈云卿随即翻身下马看向地面,由于天色仍然昏沉,骑在马上根本看不见地上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