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娘久等了。”
“说什么话得一下午,往后不能说嘛,你还知道我这个娘。”
“娘,都是问了一些学问,女儿今日突发奇想,想问就问了嘛。”
“娘可跟你说,可他是一肚子坏水,没什么好学问教你。”
“娘啊,你怎么能这么说人家。”
此时沈云卿脸上虽然风平浪静波澜不惊,心里其实起伏跌宕五味杂陈,倒不是段莹玉的话有多打脸,反倒是她心直口快,站在这个立场和位置上,当面数落女婿倒没什么。
沈云卿倒是想起当年前世自己还穷的那会儿,被丈母娘扫地出门,说的话比这可还难听。
“什么啊,房子还住你爸妈的,车子就一辆普桑大众,工资才五千,你这是养狗还是养人啊,我家来福一月的口粮也要一千五,你拿什么养活我闺女。今天我就实话告诉你,我女儿就不嫁你这样的穷棒子,给我滚,下次再敢来,看我不打断你的腿……”
这就是现实和历史的差距,现实是残酷的,但不意味着历史可以照抄剧本。
古时讲几个门当户对,跟现代人人口中老生产谈的“门当户对”,看起来是一回事,其实根本不是。
现代门当户对,更多是物质上的,甚至女方一味要求高更高,即便自己没有那个资本,也得想尽办法让颜值抬高价值,造成不门当户对。
古时的门当户对,物质上重要不重要,也重要,但充其量只占三成,没有物质也不行。
当然,也不是说就没有土财主,就看中钱,指名道姓死要钱,但不是普遍现象。
古时的门当户对,更多是追求家世门风的长远,既你家族过去如何,近三代如何。尤其是古代受到士族阶层的影响,婚姻大都有闺阀、门阀现象。
“闺阀”一词不太多见,皇室成员和皇亲国戚与大臣之间的联姻最为普遍,通常是指士族圈子、官宦圈子、文人圈子、财阀圈子,四大圈子内的门阀婚姻嫁娶。
由于中国古代幅员辽阔,人口基数众多,所以四个圈子的阶层人数占比虽然不大,但是人群却很多,即便是没落士族,也往往受到其他士族的注意,因为这是一个士族的精神文化传承,无法用物质和金钱衡量的财富,但这个现象往往被忽略。
而历史上那些个文人骚客,青史留名的官吏,不说全部吧,至少有一半往上追三五代,都有人做过官,或者和官宦有一定来往,有些甚至在前朝是某某牛人后代,当今也许不少人,可能是某某皇帝的后代也不一定,但搁今天,却一文不值。
最典型的人物如唐朝名将郭子仪,其后人郭守敬、郭侃最为典型。
郭守敬是元朝最伟大的科学家,而郭侃是蒙古帝国自成吉思汗后,最善战的汉人军事家,第三次西征连克近千城,从阿富汗一直杀到巴尔干半岛,若不是蒙古可汗蒙哥死于钓鱼城下,蒙军急着回国奔丧争夺汗位,差一点杀进意大利,活捉教皇本人。
这两位的祖先是名将郭子仪,其后人不乏一些杰出之人,而这就是世家传承的一种文化底蕴和家族门风。
从生物学角度来说,如果你祖上人才辈出,这说明你家的基因遗传好。从文化底蕴角度出发,你家家训优良门风纯正,而家训不是说想有就有,得靠几代人,甚至是十几代人言传身教的积淀,简而言之,是一种教养和家学文化。
从古时贵族角度出发,平民保有知识的总量远不如士族门阀,纵然平民可以一夜暴富,但是精神思想还是贫瘠的,物质的富有不能改变精神的贫瘠,同时也无法带来世家传承的门风家训。
当然,也有一些寒门学子最终脱颖而出,但数量却凤毛菱角,要融入既有而固化的门阀圈子,要么接受既有的规则,要么攀附权贵。
前者的榜样不胜枚举,沦落或是沉浮,但大都只能追逐潮流的方向,成为历史的奴隶。
只有极少数的一星点,在历史的大浪中留下刹那间的闪耀,但就是这极少数人,多数仍旧被历史的大浪所扑灭。
只有那些幸运儿,最终改变了自己,或是改变了王朝的命运,但他们仅仅是把一个圈子,变成另一个圈子,本质仍没有变。
至于后者,陈世美是虽然是个极端案例,但却是最快的捷径。
综上所述,古代士族门阀的家族文化积淀,需要时间去沉淀,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的培养和沉淀,但一个世家的门风家训,需要几百年乃至几千年。
所以中国古时的追求的家世,并非完全的财势和物质富有,很大程度上是圈子、门风家训、精神气质和教养的综合体现。
因此门当户对的“门”字,很大程度上是广义上的“门阀”,这个门阀不局限于单纯的官宦、文人、士族、财阀圈子,而是全天下普通人的家族积淀是否厚重。
以上是家世在古代婚姻中的影响和主导,此外还有其他因素也左右士族圈子的婚姻,但财富和物质一定不是最主要因素。
段莹玉当面抱怨沈云卿如何如何不是,除了过去几年确实掀起不少风浪之外,沈家是个土财主这点是段莹玉嘴不如意的。
沈家倒数往上有据可查的几代人,没出过一个达官贵人文人墨客,近三代还是搞投机取巧发家致富,在当下并不受人待见。加之沈云卿确实一肚子坏水,又不是正儿八经的举子,几件事合一块儿,段莹玉没好脸色也在情理之中。喜欢陛下的CEO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陛下的CEO泽雨轩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