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郡王所言不无道理,为将者无不是战场拼杀,积累战功逐级擢升,即便是天纵奇才,也需军中历练十数年,那赵禹两年前率兵只区区数千,要他一跃率兵数万,绝无此可能。”
“那我军可否藉此为弱点,对其施以重挫?”
“若是平原或是山林,此举可行。眼下其躲在丛林之中,我军若要给予重击,有些麻烦。故而最好是将其引至开阔之地,或是城下最好。”
尽管赵禹不具备领导数万人大军的能力,但雨林却给他提供了极好的屏障。
丛林作战无法完全展开战线,导致整建制部队只能以零散作战建制为核心,也就是化整为零各自为战。
因此赵禹虽然率领几万人,但只要在丛林之内与其作战,对其统兵领导力影响不大,相反对岐军影响很大。
岐军是大陆军体系,要求的就是集团协同作战,更要求中上层将帅的整体协调和统御能力,而忽视了基层军官的指挥作战能力。
丛林作战正相反,对整体统帅能力要求略低,但对中基层武官要求较高。
而且时下缺乏无线电和dance兵便携通讯器材,丛林作战又无法使用信号旗、鼓乐等信号明确军令,也无法集结大规模战阵,导致战斗以零碎破碎的片区战斗为主,无法实现集团作战。
赵禹的兵马虽然屯驻在丛林,但是各部兵马都不是以赵禹的帅帐为主干体系,而是以各部的中层武官为骨干,利用丛林的掩护进行作战。
击败赵禹的最佳选择,无疑是将他引出丛林,诱导至开阔地,或者潮瓯城下,集团战或突袭战将其歼灭。
想来赵禹这等蛮子,躲在雨林中,应该不是有自知之明,清楚知道不具备统帅几万人的能力。其躲在雨林里,显然是为避开岐军锋芒,进一步观察岐军实力,同时利用雨林的阻碍和掩护,招兵买马扩充实力。
此后数日,岐军加固了南、北、西三门的城防,并趁夜色于城外埋设地炸雷,也就是简易的拉弦地雷。
这种地雷仍然较为简陋,依然利用拉弦火管原理触发引爆,需要使用绳索牵引拉火,一直拉到城头,其实就是埋在地下的大个木柄手榴弹。
岐军投石机使用的大号弹丸,同样采用相同的原理,不同在于延迟的时长和拉火管的数量。
使用雷管的触发式地雷尚且无法生产,其实也能少量简陋生产,因为螺纹与弹簧已经实现制造,关键是无法规模化工业化生产,而且还危险。
而雷管需要雷酸汞,主要原料又是水银,水银在当下是个精贵的东西,而且无论如何跟钱应该联系不上,但让沈云卿费解的却是,水银在当下竟然还是与黄金媲美,具备一定货币职能的储备货币。换而言之说,水银能作为货币交易。
所以问题就来,既然是贵金属,制造的成本肯定不低。
七王之乱前,岐帝国水银的年产量才一石三四斗,也就是五百斤左右。其中巴蜀占六成,云滇占三成,剩下的产能全国分包。
此外朱砂也是水银的一大来源,受到认知所限,时人尚不知道朱砂是汞的化合物。
由于水银的产量稀少,大规模应用也就不存在基础条件。
同时这么精贵的东西,只归户部和内司府管理,因为水银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提炼黄金
将水银倒入碎末的金矿石中,会产生“金汞齐”现象,水银会将黄金包裹,从而从矿石中分离。
水银的货币价值就是这么间接产生的,价值水银不会生锈,色泽华美,比银子好看,又具备游离特性,一定程度上具备了稀有和保值的特性。
当然,水银有剧毒,会挥发减少,让水银的价值有所折扣,但这是后话,不讲历史背景,就是耍流氓。
更何况如今用水银炼黄金的盗金贼不在少数,也没见他们提倡保护环境珍惜生命,干的不还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
由于水银的诸多特性,决定了水银的价格在当下不便宜。制造一枚雷管,不会比散碎银两便宜。喜欢陛下的CEO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陛下的CEO泽雨轩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