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陛下的CEO > 第451章 借势

第451章 借势(1 / 2)

郝仁琢磨着近水楼台先得月,海南岛眼下欠开发,有大量原始森林资源可用于造船,其二是眼下海禁开放在即,但问题是海禁的核心仍然是远洋船只,尤其是大中型远洋船只,没有技术来源。

如果振州能率先从朝廷获得技术转移,振州十年之内,就可能成为南海上的新兴明珠。整个南海、东南沿海,甚至国外的客商,都会涌向振州,购买海船。而广州,干脆就专司贸易交易,船舶制造就歇菜吧。

这样一来,整个广东,就没有能与振州竞争的对手。

而振州又是岐帝国目前最南端的州县,一旦腊婆纳入疆域,振州的位置加上造船的兴旺,将会成为朝廷在南海的前沿支柱,二十年后,他郝仁的政绩,还不永载史册,朝廷怎么个得给他个三品甚至二品的散官退休,他的仕途梦想也就实现了。

郝仁的想法无疑是个不错的建议,从地理、经济、军事三个层面而言,未来十年到二十年,岐帝国主要的精力是经营南海为中心的周边番邦与无主之地,确实需要在南海选择一处海军基地和造船厂,最好是造船厂与海军基地同时具备。

腊婆潮瓯和南屿都不合适,缺乏民众基础,语言问题,作为海军基地可以,但不能吧技术性质,尤其是工业性质的基础设施搁在海外属地,有个三长两短,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而广州,也就是广州,虽然也有造船业,但当地的产业和经济密度已经很高,挤入一个造船业,并不能进一步带来更大规模的经济效应,相反开海之后,广州会因为贸易量剧增,资本急速汇聚,国内外人口流动性增加,产生资本贸易红利,再开造船厂,对当地经济贡献不大。

至于振州,也就是三亚,有深水港,但风帆船时代,排水量三千吨船出现之前,意义不大。但振州地处最南端,日后出海南下辐射,振州既是前进基地,也是日后海外失守的最后防线。

在振州建设船厂与南海水师,筹建补给基地,对日后辐射南海,无疑具有战略意义。

相较于广州,如果广州作为海军基地,被他国打到家门口,广州毁于一旦,经济冲击与损失太大,而且是直接洞穿陆路门户。

想当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如果英军打的是三亚,清朝可以承受的损失和疼痛压力极限远高于广州,因为广州的经济利益,是整个海南岛的数十倍,英军把广州一封,广州的贸易陷入停顿,同时与广州有关的国内财阀,又与朝廷权贵关系频密,如此经济上的损失,有变成痛苦指数,传导至朝廷。

因此鸦片战争,除了军事上的失败,经济上的失败,疼痛承受能力的低下,也决定了清廷必然妥协。

但如果英军打的是三亚,那就没这些考量。

所以把南海水师前沿向前推,推到振州,无疑是日后军事上保障本土安全的最佳选择。

但是如果把朝廷第二处,或者第三处技术型造船厂摆在海南岛这么个穷乡僻壤,朝廷内肯定是说不过去的。

首先,莱州造船起来之后,沈云卿第二处造船厂计划开在海通,周雪琳的封地上,如此有利于日后布局江南与江北的工业、农业格局。

因此朝廷内部重点的利益分配是第三处造船厂,而第二处造船厂肯定是沈云卿自己掏钱,他掏钱,朝廷内的声音肯定就小的多。但第三座造船厂就会成为焦点,既因为是朝廷掏钱,而且很可能是户部主动要掏钱建厂,同时也因为前期新式宝船的火爆利润,户部一定不会放过这块肥肉。

而河南、江淮道各有一处新式造船厂,重复建设显然不合理,因此最佳选择是搁在江南,江南的最佳选择是秀州,也就是上海、苏州这一代。但秀州的对面就是海通,正怼着,户部心里可能不舒服,同时如果沈云卿以一己之私反对,工部也反对,户部还会考虑搁在广州。

但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搁在振州,振州既不是户部放的缺,还是穷乡僻壤,把一个生蛋的母鸡搁在草窝里,那就是作践了。

所以,在振州建造船厂,虽然最合理,可一旦牵扯到利益,牵扯到政治,再合理,也不合理。

通盘考量了郝仁的想法,沈云卿没有急于表态。显然,郝仁是看准了朝廷的政策,看准了他沈云卿的经济头脑,投其所好,给振州搞一些红利,也为郝仁自己的政绩和仕途留下一笔。

然沈云卿此时却心念电转神弦一紧:

“合理,也不合理,合理,既不合理……”

郝仁不知何意,遂是小心问道:

“郡王殿下,您这是何意呀?”

沈云卿抬手示意禁言,突然起身来回踱着,郝仁不解,又小声问欧阳龙菲:

“欧阳大人,郡王这是……”

“郡王许是想到了关键处,正在寻思对策。”

此时沈云卿来回踱着,可见脸上神色严峻。

时间一分一面过去,帐内气氛沉寂,郝仁两颗眼珠就这么左右来回晃着,心里顿时有些打鼓。

约莫一刻钟后,沈云卿突然停下脚步,看向郝仁说:

“郝大人。”

“郡王有何吩咐。”

“你说,若是能与这些土部拜把子结义称兄道弟,会怎样?”

“哈啊……”郝仁显然有些意外,下刻忙是说:“郡王贵为我朝驸马,与外蛮称兄道弟结义,这恐怕不妥吧,而且传回朝廷,百官怎么议论,陛下怎么看待,恐惹人非议。”

“这些都无需去想,只要赢得眼下战争,赢得日后长治久安,本王何惜一身名节。”

这时欧阳龙菲忙是说:

“郡王究竟何意?”

“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楚,走,去见马总管,此事只有他能决断。”

郝仁的到来,让沈云卿忽略了一件事,一件本质的规律。

自他成为沈云卿以来,不说万事顺风顺水,至少每次化险为夷,无不有外“势”相助,或是顺势而为。

也就是说,每次遇到阻力与障碍,沈云卿不会主动正面硬刚,因为他的思维认知,决定了自己能采取更多的策略和技术手段。

最新小说: 大唐二愣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三国之汉魏风骨 鲁国 醉吟江山 亮剑,开局砍翻坂田联队 虚构三国 华夏真相集 盛唐小园丁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