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工业生产的货物向外发货,需要一系列的中间环节,只要工业生产在朝廷的监管之下,朝廷就能监管发货的最终流向,直到最终的销售源头,中间的一系列的间接税,如增值税、流转税、过户税、印花税一样也逃不掉,这又是一笔收入。
此外民间入股金戋寺,一定会形成经济网络化交叉,进而感染钱庄,渗透钱庄。
但凡是与金戋寺往来的每一笔交易,都有凭证,年底与金戋寺的结算,就能推算出没一家钱庄的走账,以及和金戋寺账目往来的性质,究竟是盈利款还是货款,都会一清二楚。
一旦与金戋寺的系统发生交叉,想逃税那是找死,一查一个准。
施君亦极力反对金戋寺开禁,是他的直觉感到十分不妥,但他想不出原因,说不出太多所以然,只是直觉告诉他,这里面有圈套,但怎样的圈套,他想不明白,因为他被认知束缚在当下,看不到金融体系这个虚拟的产物背后的逻辑。
金融资本就像水一样无孔不入,只要民间财阀来投资,就一定会产生金融网络,只要你进了网络,总有办法使用商业手段把你约束起来。
通过审计工业产出,监管私有工业生产,渗透钱庄系统,先抓住朝廷的税收大头,通过工业扩张,获得资金来源,积累一些资本,等朝廷财政全面好转,官场调整到位,再回头收拾土地政策、偷税漏税、商业市场、钱庄问题,整体要容易得多。
如果按一贯的手段,朝廷缺钱缺粮就加征,杀富商,天下迟早要完。
“沈某推动金戋寺开禁,借民间钱款周转图强,渡过难关仅是表象,最终目的是约束全国钱庄。沈某粗略算过,全国钱庄每年偷税漏税,变着法儿的不交税,黄金白银和铜钱,没有三千万贯,也得有两千万贯。加上私有土地逃税,得有四千万贯。这笔钱要是每年都征上来,朝廷现在就能荡平忽喇。”
“话虽如此,但财阀已经尾大不掉,即便润物细无声,恐怕也非易事。”
“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一旦财阀将钱投入金戋寺,投入工部的机械,还能由得他们?钱与机器都在朝廷监管之下,他若不识像,就让他们倾家荡产,他若识相,前罪不究,就此洗心革面遵纪守法,朝廷也应给予机会。”
“海郡王是说,自此之前一应罪行不予追究。”
“恶罪除外。如果统统追究,岂不让其他人人人自危,只需拿一两个不识像之人开刀以儆效尤,而且最好是确实恶贯满盈有重罪之人开刀,更能平息其他财阀巨子的担忧。”
一旦把钱投入金戋寺和工业设备,名义上财阀巨子能通过运作金戋寺和工厂牟利,也能随时退股取走本金,但只要你的资本进来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成为朝廷的质押品。此后一系列的政策如果不配合,总有办法让你识相,而且无需动用行政力和暴利,使用商业金融手段就能这些不识像的财阀给整垮。
而且资本运作和工业生产,在发展初期对接的是农业市场,而岐帝国的人口有多,国土又大,市场本就很大,工业生产发展初期具有极高的效率和净利润,所以收益高得多。
这种遵纪守法又能多赚钱,朝廷只要你合理纳税,你犯得着为又要偷税漏税,又要多赚钱吗,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合理纳税有那么难吗。
“欧阳大人,此事是为陛下来问吧。”
“并非陛下询问,陛下能重用海郡王,采纳郡王方略,正是因为信任郡王。只是诸多细节本官难以参透,故而今日请教郡王。”
“关于金戋寺日后如何经营,工部机械如何销售,沈某其实早有计划,只是碍于内情不便一早透露。欧阳大人你也知道,金戋寺开禁的最终结果,其实还是冲着财阀去的。
只不过是把饼做大了,让大家分更多利益,同时用利益换取天下财阀遵守王法,但要他们自觉自愿的遵守,恐怕不容易。因此只能用一些手段,还不能用朝廷手段出面,所以有些内情,不说的好。但今天欧阳大人既然问了,沈某自然得要说透,以免动摇陛下的决心。”
“如果金戋寺开禁方略成功,日后国力如何?”
“怕是国力将达空前,岁入两亿还是少的,随着工部机械日渐增多,国内税政、律法、田制逐步调整,日后可期啊……”
“那是要多久,十年还是十五年?”
“十年可有小成,沈某琢磨着,若是五年之内能把事都理顺,五年之后仅国库的岁入,怎么也能有四千万,加上工部销售与金戋寺净岁入,国库、工部、金戋寺年岁入总计七八千万总是有的。这还不算陛下内司府,沈某家业,每年的公债发行带来的收益。
总之,此番平息忽喇之后,只要熬过五年,我朝从此无惧忽喇,十五年后当平忽喇也指日可待。”喜欢陛下的CEO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陛下的CEO泽雨轩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