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作客套寒暄,哈桑引使团前往已经大幅改造,但还没完全竣工的罗娑宫。
路才走到一半,哈桑突然问到岐军的火枪:
“听说岐国的火枪非常厉害,但不知道是贵国的火枪更厉害,还是我国的火枪更好。”
“当然是贵国的火枪更厉害,我朝的火枪怎能相提并论。”
“哦……”
似乎并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哈桑的脸色明显有些刻板,似乎一定要沈云卿亲口说出岐军的火器天下无敌,哈桑才满意。因为如果岐军火器天下无敌,哈桑显然会提出进行一次火器射击的比赛。
而且哈桑对乌兹曼火器应该很有信心,他确信可以压过岐军的火器,想给沈云卿一个下马威。
别以为你们的大炮多,射程远就很厉害,关键时候还是靠火枪解决问题。
话说的不错,火炮虽然是战争之神,但是在后膛定装火炮,和高效弹丸出现之前,陆军前膛炮发射实心弹丸,对步兵的杀伤较为有限,而且很大程度上是士气上的打击。
因此陆地决战,还是步兵火器杀伤效率更高。如果岐军的火器不如乌兹曼,岐帝国陆军理论上的战斗力应该不如乌兹曼陆军。
沈云卿之所以“谦虚”,不是他真的谦虚,而是怕哈桑下不来台面,让接下的会面冷场。
此番上岸的岐军只携带了旧款的纸壳弹药活门步枪,哪怕是滑膛,射击精度都比乌兹曼的打火火枪高得多,唯一不清楚乌兹曼最新的一种火枪精度怎样,射程也比乌兹曼打火火枪更高。
唯一不足的是威力,乌兹曼打火火枪的弹丸直径得有16mm左右,由于使用了黑火药,所以初速低,但是初速低的弹丸破坏力更大,而旧款活门步枪弹丸才10mm左右,初速高,击中人体后16mm的弹丸对人体组织破坏力更大。
因此同样是五十米距离上,双方的射击精度其实差不多,但是乌兹曼打火枪的杀伤力更大。
但是把射击距离拉开到一百米,乌兹曼火枪的射击精度呈直线下降,打中目标基本靠人品,需要列队打排枪,而且他们只能站着装填弹药,而岐军可以在一百米的距离上卧姿射击和装填,这就是本质上的差距。
此番上岸的千牛卫只装备了旧款活门步枪,新款发射金属弹壳弹药的活门步枪和栓动步枪、半自动步枪都没携带,只有将官携带有转轮枪,还都藏在行李中用于自卫。
沈云卿连番两次都不接茬,这让哈桑很是抓心。
就在即将进入罗娑宫时,哈桑在前带路,沈云卿刚到门口,却被哈桑身边的乌兹曼将军用弯刀拦住去路,岐军遂即做出反应举枪抽刀护卫使团。
沈云卿很清楚哈桑的意图,无非是不准岐军入内,让随行进入罗娑宫的岐军使节和将领交出佩刀和枪支,美其名曰为了安全。
但他还得明知故问,遂即与关歆岳说:
“关大人,问问他们这是何意。”
“是。”
关歆岳遂即前去交涉,得到的答复不出所料:
“启禀郡王,他们说,这是他们的规矩,也是为了使团安全,避免误会发生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