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学,丁薇、秀敏就不怎么回家了,月子婆娘就交给两位阿姨,还有谭悦、赵青青空闲时候照顾,好在家里伙食好,没那么多的事儿,生着炉子有源源不断的热水,不至于让两位阿姨洗尿布的时候冻着,累着,因为要照顾江妮,所以丁薇将两个人的工钱各涨了五块钱。
毕竟江妮这边喂养孩子都是她自己来,她们只需要做个饭,洗个尿布就行,所以没必要给太多,而两个人也因为这五块钱,高兴的不得了,也很热心的帮忙照顾她们母女俩。
丁薇今年已经大三,学业很忙,小霞学的是会计专业,他们就没有丁薇那么忙,所以她不想住校的时候就回家住,顺便还能帮谭悦干点活,姐俩相处的跟亲姐妹似的,羡煞旁人。
家里虽然有了电视机,但没有主人的允许,两位阿姨也不会带着孩子去看,尤其他们这独门独院的,更不会有外人过来看,过罢年他们后院几间房就都租出去了,即使一个月十五块钱,但因为设施比较完善,床柜子桌椅板凳都是从旧货市场拉回来重新刷漆,所以看着比较齐整,外加电灯窗户也都收拾的很干净,甚至就连房间内也刷白,这么干净的房子,一个月十五块钱绝对很值。
丁薇家的这个位置也好,环境优美,四间房全部租出去,一个月又多了六十块钱的进账。
基本上俩月的房租就能抵他们翻修的费用了,算起来比当初养鸡养鸭划算多了。
其实也不是他们不想养了,而是实在没空养,当然那味道夏天也挺明显的,担心扰民,干脆算了。
因为学业忙碌,还要写小说,所以翻译的工作丁薇尽可能的推了,现在她的任务就是学好当前的习,写好当前的书,其他的暂时先不管,也顾不上,你包括书法家协会举办的活动,她都没时间过去。
丁家小吃店如今又增加了砂锅系列美食,什么刀削面、油泼面、热干面、烩面麻辣烫、米线啥的,这就是后世最传统最常见的小吃,大街小巷开那么多,已经证明它们的国民普及度了。
搞机械的爸爸在丁薇的帮忙下,打造了适合他们小吃店使用的压面条机,什么粗的细的宽的窄的圆的面条,应有尽有,都能压出来。
米线麻辣烫所用的红薯粉,做起来比较麻烦,家里也没有那个机器,夫妻俩也没有那个时间,所以都是买的半成品然后去郊区的作坊里面做出来的,价格上要比普通的面贵一些。
这个年代大家都喜欢吃点新鲜的,米线麻辣烫对老百姓来说还算是稀罕,所以新品一推出来,就受到了追捧,爸妈如今连早饭也一起做了,灌汤小笼包,小米稀饭,八宝粥,蒸饺,馄饨,全都有。
忙不过来的时候也会找两个临时工阿姨早上帮忙收拾下桌子,包下馄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