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太尉好奇问道,“有什么不一样?”
“自然是不一样。”那掌柜十分高兴,“百姓们现在更信奉皇上和皇后娘娘了,只不过都是放在心里,也都相信朝廷的政令。政令上让百姓们学什么做什么,百姓们就会去学去做。听皇上皇后娘娘的话,方才是真正的信奉敬重他们。”
崔太尉十分叹服。
古往今来,明君和仁君不少,能振臂一呼拥泵者众的也不罕见,可到了昌平这一朝,百姓人心齐到这种程度的竟是前所未有。
听这掌柜的话,百姓们心中竟然没有官员。只有皇上和皇后!如此向着朝廷,人心这般整齐,大齐何愁不兴盛!
“盛世江山,果真是盛世江山。”崔太尉喃喃道。“这皇上,天底下果真没有人能比他当着更合适?”
掌柜的只听到了前半句,亦是无限憧憬,“老先生说的对,小人的岁数也不小了,竟是从来没有过的期待!如今小人也只盼望着能把把这茶楼开好,多赚一些银子,若是子孙后辈有向上好学的。不拘男女,只要勤恳,都送到学社里。一旦能考上功名,小人这后半辈子的也算值了!”
“会的。”崔太尉笑道,“一定会的。”
掌柜笑了笑,听到又有人招呼,只得吩咐了跑堂小二重点照顾好这一桌的两个客人,做了个揖之后方才退下。
“伯玉,听的如何了?”崔太尉笑道。
江伯玉思索片刻,“昌平这才开元多久,百姓竟有如此的精神和认识,小婿佩服。”
“可不是么。”崔太尉眯了眯眼睛,“一个开茶楼的小小掌柜的,却也有把子孙送到学社里读书的念头,听他话了么,竟然还不拘男女。百姓思想转变之快,超出了老朽的预料。”
江伯玉点头,可不是。自从乔乔成了皇后,大齐上下,对待女子们的态度就有了转变。
往日姑娘们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如今学社里竟然也办起了女子学堂。
江伯玉也去学社当夫子,见过那些女学生,听说比起男子不遑多让。
感叹了声世道真的变了,江伯玉又有些担忧。“只是岳丈大人,小婿刚刚听说朝廷现在并不轻商,反倒也认可了商人的地位,可若人人都来经商,那些土地怎么办?都去做商人了,谁来种地?”
“你这就多虑了。”崔太尉笑道,“种粮的人少,粮价自然就高。只要高了,还何愁没人种地?”
江伯玉沉吟良久,不得不承认,这话当真极对。
也正在这时,说书的大幕被拉开。只听一声惊堂木,好戏开嗓了。
这些说书先生,江伯玉也早已有所耳闻,他们是朝廷的口舌,专门让那些不识字的百姓了解朝廷的政策。
可今日,这说书先生讲的内容却有些叫人意外,并非朝廷政令,而是家长里短,并且内容多跟婆媳关系有关。
什么成亲之后的婆媳矛盾啊,如何化解。有了孩子之后矛盾被激化,又该如何处理。尤其浓墨重彩的讲了长辈应该如何对待那些晚辈,如何疼爱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