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古代言情 > 大唐女侯 > 第92章 初临长安(上)

第92章 初临长安(上)(1 / 2)

大唐的都城长安由郭城、皇城、宫城三个部份所组成,长安位於有“八百里秦川”之称的关中平原渭河南岸,周、秦、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皆建都于此,素有千古帝都之称,正式命名为长安,则从唐开始。

初唐时期的长安因隋之战乱,城垣破败低矮,贞观初年,突厥大兵突袭长安,破潼关,兵临城下,差点就冲开了低矮破败的城墙,逼太宗李世民与其签下耻辱的便桥之盟。

太宗将此耻铭记于心,磨兵砺马,终在贞观四年大败突厥,并将突厥王颉利抓捕带回长安城,一雪前耻,而久经战火的长安城城垣也在太宗手中被重筑一新。

宫城和皇城位於都城北部中央,外郭城内的各坊从左、右、南三面拱卫宫城和皇城,以正中的朱雀大街为界,东西分属万年,长安两县,宫城和皇城乃唐室皇族的居所,郭城则为百姓聚居生活的地方,各有布局。

贞观七年,长安已成为当时世界首出一指的大都市,这里繁华无比,穿过宽阔的朱雀大街,但见朱栏楼阁,幢影重重,随处可见鲜衣怒马的贵阶公子,和凭栏而立的如花胡姬。

除去位于皇城中的朱雀大街外,长安最繁华的街道要属内郭城的天风街,天风街不如朱雀大街那般雍容大气,却有其别具一格的特色,这里汇集了各色不同消费层的店铺和人流。

天风街上有二家非常著名的首饰品,一为琼璞斋,一为碧玉阁,琼璞斋是从隋就承传下来的百年老字号,碧玉阁则从唐初才开始立店,开始十数年表现平平,在饰品店多不胜数的天风街中并不出挑,和琼璞斋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之上。

但从二年前开始,碧玉阁忽然异军突起,短短二年,就发展到已可与琼璞斋并驾齐驱的规模,这里的饰品不但样式新颖,而且每种款式的数量皆不会超过五只,平民的饰品亦是如此,也就是说,即便是普通人家的姑娘妇人们,想来这里买饰品,也不必担心自己买到的首饰会成为随处可见的大路货。

除了常规性摆在柜台外的饰品外,碧玉阁还设了一个专门的精品柜,专为那些有条件,想为自己打造独专属饰品的大家小姐和贵妇人们准备的。

除去首饰理念新颖之外,碧玉阁的规矩也和一般店铺不同,哪就是进门的都是客人,售货的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给客人脸色看,同样无论你是什么身份,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意挑选自己喜爱之物,但不得以身份压人,也不准在这里闹事。

一个小小的商铺订出这样的规矩,在一棒子就有可能砸出几个王孙贵族的长安城来说,若无强悍的背景支持,实在不容易存活下去,可碧玉阁自这个店规制定出来后,不但存活得好好的,发展的势头还极为迅猛,为此,近一年多来,碧玉阁的背后主人是谁,一直是天风街的人们最为喜欢津津乐道的话题。

贞观七年,五月二十八,天气炎热,碧玉阁为了让进入店内的顾客能感受清凉一些,他们分别在店内和店门边上都放了几盆冰,只要盆里的冰一化成水,就会换新的上来,让人尚未进门,便有一种别样的沁凉扑面而来。

早饭后不久,熙攘的街道上,一个身着浅粉色纱裙,略显丰腴的少女,带着一个丫环,撑着浅花伞,戴着帏帽,款款朝着碧玉阁的方向走来。

这二人似乎常来碧玉阁,进了门之后,不待人招呼,身着粉色纱裙的少女便摘下帏帽,露出一张珠圆玉润的脸,碧玉阁内一个身着水绿色裙子的胡姬立即笑庞如花的迎了上来:“安三姑娘,有些日子没有见到你了。”

“最近家里人说天气热,不让我出门,今个我,我还是偷溜出来的呢,明姬,听说碧玉阁最近来了一批好货,你们家青韵姑娘呢?”被称为安三姑娘的少女吐了吐舌头,笑道。

这少女是本城有名的富户安家的小姐,在家里排行老三,今年十五,身材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有些丰满,在唐时期,却并不显突兀,她肤色白润,五官端正,一双弯弯的大眼,笑起来的时候,显得颇为娇憨可爱。

“三姑娘的消息真是灵通,我们这批新货昨日刚到,姑娘就得到消息了,我们家青韵姑娘在楼上,来了位客人,这柜台内侧的饰品都是刚来的新货,您先挑挑,看有什么合意的饰品,若是没有的话,等那位客人离开之后,您再到楼上的精品柜上挑。”明姬抿嘴轻轻一笑,走进她负责的柜台,指着其中几排饰口道。

“哟,我说三姐,你时不时的来光顾这碧玉阁,却也不是人家的座上宾吗!瞧瞧,人家有了新货,都得让别的客人先挑完,才轮到让你上楼,嗤!”明姬的话音落下,安三姑娘还没来得及答话,门口却是传来一声嗤笑。

“五妹妹,你怎么来了?”安三姑娘回头一望,只见一个身材窈窕的荷裙少女走了进来,忍不住开口道。

最新小说: 皇上,咸鱼娘娘她不想出冷宫 农娇有福 春满京华 前世惨死!重生嫁傻王夺你江山 搬空侯府后,揣着孕肚去逃荒 与闺穿 云烟红妆 妖孽王爷盛宠之萌妃闹翻天 妻主请饶命 天子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