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大家都按好手印,耿氏带人进了作坊。
七间房子打通,内里乾坤可想而知。
有几个上梁那日没过来,所以乍一看,很是惊叹。
外面瞅着就知道很大,但没想到里面竟然是打通的。
按照先前说好的,搅拌多给一个铜板,需要六个人。
耿氏话音刚落,十二个人全都表示,想做搅拌的活儿。
每天多给一个铜板,一个月下来就是三十个,能买好几斤粮食呢。
耿氏挑了六个成家多年的妇人。
没被选上的,自然就满脸失落,其中就有张庆云。
耿氏把准备好的肠衣,一边包裹手一边说:
“你们别看搅拌的活儿多给一个铜板。这活儿不轻松,而且还遭罪。虽然戴着肠衣,辣子也会烧手。像庆云这没成亲的,别把手做粗了。”
庆年媳妇听到这话,拽了下小姑子,摇头说:
“听婶子的。你还年轻,不着急。”
张庆云没再坚持,点点头,站在了一旁。
六个石磨,剩下的六个人,三个磨辣子三个人磨蒜。
四个壮汉分两拨,一拨把妇人磨好的东西,送去给搅拌的人。
另一波把搅拌好的蒜蓉辣椒沫装进坛子,拿去库房发酵。
这样,就形成了一条简单的流水线。
耿氏管作坊操作的妇人。
縢婉柔管库房。
云巧管账,另外负责找买家。
大家分工明确,开工大吉,蒸蒸日上。
因为第一天开工,做的不多,主要是让大家熟悉。
收工后,大家都站在院里,等着东家做一天总结。
这是规矩,早晚两次。
云巧还是站在凳子上,看着大家伙,道:
“今天辛苦大家了。明天辰时二刻,记得上工。每天要做的东西是固定的。完成的快,下工早,完成的慢,就迟下工。”
“一个月内,如果没有迟到、早退、请假的情况,作坊还会额外在给十个铜板,作为奖励。现在,咱们下工啦,大家辛苦了!”
云巧说完,蹦下来,把凳子放在房檐下。
庆年嫂子第一个走过来,看着云巧,道:
“东家,真给十个?”
“对。”云巧颔首,冲着其他不敢信的人又道,“我是酱坊的负责人,如果我说话不算话,那日后怎么做生意。放心,说到做到。”
“好——”
大家异口同声,高高兴兴的走了。
耿氏等最后一个人出去,这才开口道:
“作坊这边,需要个打更的。我问了村北破屋的铁根子,他想做。”
铁根子,姓啥不知道,十年前逃荒来的土庄子这边。
人很老实、本分、靠谱。
“那成,娘让他过来吧。我回去把二黑牵来,让它跟着一起作伴。”
“一天一个铜板,管一顿早饭,对不?”
“对。”云巧点头。
“如果是铁根子,咱就管三顿吧。”
云巧看着耿氏的样子,抿唇道:
“三顿也行,但得说好,在家吃啥他吃啥,可不能给开小灶。开不起。”
“那不会,他不是那样人。”耿氏说完,转身走了。
云巧把大门带上,跟縢婉柔挽着胳膊回家。
一路上遇到不少村民,人家都主动跟他们打招呼。
不少没去上做工的人,哪有不眼热的。
可没选上能咋办,碰上了,说句话,刷个存在感。
万一下次能选中呢。
云巧二人回到家,王大福娘不知是等他们,还是碰巧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