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href="https://www.ttkan.co/novel/user/operation_v3.html?op=set_bookmark&novel_id=qingdouxianyuan-keyuyu&bookmark=1553" class="anchor_bookmark"><amp-img src="/novel/imgs/bookmark.svg" width="30" height="30" alt="bookmark" title="新增書籤"/></a>
論壇本就允許自由發表見解,也不禁止奇談怪論。爭論越激烈,不僅越能吸引目光,也更推動大家自發思考與辨別。
當泥沙與黃金俱下,珍珠和魚目混同,人心向背在此時就能看出來了。
虛假、偏激的謬論雖然能在短時間內聚起標杆引來許多好奇者,但往往經不住功底深厚、理智清明之人的拆解和辯駁,很快就成散沙一盤自動垮塌。
而真、善、智、明之言論,自帶光華,本能地就聚攏吸引了許多對未來有所向往的人。
正如大浪淘金,聽衆也在一輪輪的篩選淘洗中,逐一發現各方觀點的漏洞與可汲取之處,釐清自己所想所求,智慧由此而培育、滋養、增長。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所謂義理越辯越明,有這樣的地方,上古聖賢之道就不會斷絕。
那些大小講壇,可謂是青空界修煉者們未來數百數千年發展的瞭望之塔。
上清山諸弟子雖然也見識過自己師長,甚至是化神道君的授道,可那是單方面的灌輸。這種交流互動中獲益的局面,還真是少見,不由個個來了精神,都豎起了耳朵,恨不得將所有話題都攝入耳中。
左邊的小論壇上,正在討論何爲修行之路。
兩名僧人高聲爭執起來,一說爲“解脫和修行實踐”,一說是“禪定和智慧的培養”,各有各的理,一時難分軒輊。
下面聽的修士便有人感慨:
“既是佛修之路,亦是道修之途。果然是大道同源。”
佛門的解脫,道家爲超脫,皆是看淡世間羈絆,放下執念。佛家雲破虛妄,道家爲斬心魔爾。
至於智慧,不論走向何種大道,都是前行的指引之光。至於如何修得,多聞、多思、多修,無非此三途。
確實萬法同源啊!包括上清山弟子在內的諸聽衆皆甚感啓發,望向彼此的眼神都多了兩分了悟。
右邊小論壇上在爭論如何成佛,同樣爭辯不休。
有人上去堅定地表示說“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引發許多贊同。
緊跟着,又有人接着躍上講壇,虔誠地提出須是“日夜唸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亦有許多擁躉。
下方一不知名派別的門人脫口而出:
“佛門原來也這般分歧?這不就是我們道門裡頓悟與苦苦蔘悟的區別麼?”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便有人恍然大悟。確實,直指人心即頓悟,佛門日夜誦唸與道門苦苦蔘悟經典並無二致。
果然,精進之路,大道之行,途中的所有疑難與遭遇,佛門有,道門亦如斯。
幼蕖聽了幾耳朵,不由微微而笑。紅塵界、青空界,佛門、道門,其實真義都大差不離。辯來辯去,無非四聖諦和八正道之類。只是在教義理解和修行實踐上有所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