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都市生活 > 重生1992 > 第473章 再浇一盆

第473章 再浇一盆(1 / 2)

杨晨轩忍不住问道:“既然国家支持,为什么还做不出来呢?”

徐闻说道:“做芯片不是有钱就行,我们国家大概在八零年左右的时候,芯片技术水平是世界先进水平。”

“曾经我们的芯片水平也是领先倭国、棒子国,当时我们只是落后于米国而已,但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我们的芯片技术落后了。”

“这跟我们当时对芯片的定位有一定的关系。”

“当时国家和企业都觉得芯片投入大,产出低,基本赚不到什么钱,我们只要自己能造就行,没有必要在这上面投入太多。”

“尤其是一些企业,更是直接购买国外的生产线回来生产。”

“刚才我也说了,我们国家买别人落后几代的芯片,现在私人电脑使用的主流芯片是486,工艺是一微米的。”

“但人家因特尔最新的芯片是新推出奔腾,工艺是0.6微米的。”

“486的芯片里面有一百二十万晶体管,新推出的奔腾CPU里面有三百万个晶体管。”

“我们现在都还在攻破一微米的工艺,等我们攻破以后,人家都不知道升级到什么程度了。”

“而且,在85年以后,芯片不再是单纯的芯片,架构、系统都是一整套的,就算我们突破了一微米的工艺,依然是很落后的。”

“我们做不出来的主要原因有几点。”

“首先,当时我们想着,只要自己能造就行,就算差一点,落后一两代,也没有太大关系,到时候我们可以直接买别人成熟的生产线,如此一来投入少,产出大。”

“可没想到,芯片领域革新太快,引进生产线动不动就几年的时间,人家技术都革新好几次了。”

“可以说芯片是技术革新最快的领域,这是谁也没有想到的,当时大家想着,我买回来旧的芯片,怎么也要用个几年吧?实际情况完全不是这样。”

这一点杨晨轩能理解,芯片在八十年代绝对属于新鲜事物,后来常用电脑、手机等等产品,都属于“个人电脑”,真正成型的话,应该算是85年英特尔退出的个人处理器,以前处理器这玩意,都不是对私人的,而是对机构,类似于“超级计算机”。

那时候谁也没有想到,这个技术会这么重要,更新换代的速度会如此快。

在八十年代之前,几乎找不出一个技术更新如此快的行业和领域。

杨晨轩问道:“除了这个原因呢?”

徐闻说道:“因为第一点原因,导致我们的芯片技术落后,我们当时几乎放弃了自主研发,转而去买成熟生产线。”

“等我们折腾几年才发现,技术更新太快,没有自己的技术不行。”

“于是八五计划提出了芯片技术攻克。”

“但我们国家很多东西都是要申请的,华晶那边申请的经费,从1991年开始申请,一直到今年才审批下来。”

“如果算公历的话,那就是去年,也就是1993年,这足足三年的时间。”

“八五计划一共就五年,申请经费就用了三年,两年的时间他们不可能做出五年的工作量和成果。”

“八五计划其他方面进行的都非常顺利,唯独芯片这方面,我都可以预料到结果,肯定是一败涂地了。”

最新小说: 情感主播 阿林传 道主:从做梦开始 重生系统归来 家长里短之大狗二狗 文娱帝国 文娱万岁 浮庸行道难 光霞庄园 我真不想靠反串出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