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计划的时间是公历的1991年到1995年,现在已经是1994年了,也就是说,还有两年的时间,八五计划中的其他项目都已经进行了大半,芯片才刚刚开始,结果可想而知。
杨晨轩对这些不是太了解,但听徐闻这么一说,也大概猜到结果了。
杨晨轩忍不住说道:“如果私人来做,申请经费的问题没有了,我们是不是有机会?”
徐闻沉吟了一会,说道:“不能说完全没有机会,机会还是有的,但不是很大。”
“首先,我们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们现在一微米的技术都没有,这个技术我们必须要一层层突破。”
“就算有米国和倭国在前面给我们探路,省去了我们很多试错的成本,但难题依然不少。”
“我们目前的技术3微米已经非常成熟,目前我们卡在一微米的技术上,我们和国际上先进至少相差了他们三到四代的技术,就算你每两年时间追赶一代技术,也要六年到八年的时间。”
“要知道,他们的技术也在进步,这八年的时间,他们技术如果达到0.2微米,他们是用八年时间从0.6达到0.2微米,我们要用同样的时间,从3微米的技术达到0.2微米。”
“就算技术上你做到了,资金上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芯片研究,别人每年都要投入数百亿米元,甚至更多,你就算不用试错,有现成的技术学习,国内的人工成本也低,一年下来,全力研发,一百亿是要投入的吧?”
“八年的时间,那就是八百亿,这还只是保守估计,实际上估计一两千亿都打不住。”
“除此之外,就是人才问题,我们的人才是不够,尤其是尖端领域。”
“而且要看你做什么芯片,你要做那种服务器或者大型计算机的芯片还好说,你要是想做英特尔的个人芯片,操作系统你也要解决。”
徐闻后面说的这些杨晨轩都考虑到了。
杨晨轩说道:“徐经理,我们可以送人出国留学,等他们学成归国,人才问题应该能解决。”
徐闻摇头:“不行!送人出去留学,那就是肉包子打狗,肯定有去无回。”
“国内,一个高级研究人员,一个月的工资,顶天了一千五,中低等水平的,一个月一千左右。”
“你知道国外多少吗?”
“换算成我们华元,高级研究人员,那两三万不成问题。”
“这中间差了多少倍?就算只有两万,也查了十三倍左右,人家在国外干一个月,在国内要干一年。”
“国外基础设施多好啊!国内到处百废待兴,不管从那个角度来说,国内完败。回国的人大多是因为家庭和亲人;少部分人是伟大的,他们愿意放弃自己利益,回国就是为了报效祖国。”
“绝大多数人出国以后,打死也不回来,你去起诉他,他也不回来,赚了钱以后,把你送他们出国的钱还给你,最多再加一点违约金。”
“这些钱他们在国外一年多就能赚到,就算他们水平一般,两三年也能还清,顶天五年。”
“用最多五年的时间,换他的米国梦,你觉得他们会回来吗?”
“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人是不会回来的,你送一百个人出去,回来一个人,还要去跟九十九个人打官司扯皮,让他们还你送他们出国留学的钱,真不够折腾的。”喜欢重生1992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重生1992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