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大宋逸史 > 十七。南渡悲歌

十七。南渡悲歌(1 / 1)

赞曰:

铁马秋风冰河,

气吞万里如虎,

登临阑干拍遍,

新词强说愁苦。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基本每个接受过体制教育的国人耳熟能详的诗词。以辛弃疾、陆游在大宋文坛的地位,说宋说到现在为止还未曾提及这两位大大的名字明显不合适,稼轩、放翁实在是委屈了。但这也是对泛爱国主义教育的不自觉的抵制吧,(公民是国家的主人,主人不需要仆人来告诉他怎样爱仆人。)这俩有些忒意识形态先行,他们的言行也忒容易被舆论导向者利用了。

辛弃疾是北人,他的崛起纯粹是虞允文允武的边际效应。不过,宋史中记叙辛弃疾悲催的一生,第一句就是,刺目的“时虞允文当国”六字,所以辛弃疾“议不行”。很明显,所谓“有恢复之君而无恢复之臣”的孝宗朝,仅有的恢复之臣,张浚、虞允文、辛弃疾,绝对尿不到一块儿去。

自诩比金庸严谨的梁羽生在《挑灯看剑录》里说辛弃疾南归后支持虞允文打采石之战,显然是有意的胡说八道了。(这梁某写的东西混烂不堪,《挑灯看剑录》若写到完颜亮被耶律元宜射杀为止腰斩,尚不失为一篇武侠平庸之作。但后面拉拉杂杂,不知道在写些什么,整本书就落了下乘。凡事主义先行,人物高大全,任何时候都有义军,义军永远政治正确。。。梁书真是毫无可取之处。据说《挑灯看剑录》当时是梁妄想与《天龙》争锋的,一如《瀚海雄风》想与《射雕》争宠,结果连陪衬都做不到!就是这样的人,还腆着脸跳出来给金书挑错哩。一如民科王晋康跳出来给刘电工挑错,这是赤裸裸的羡慕嫉妒恨啊。金庸有时奇葩,虽不属我佩服之列,但还在我不佩服的高人之中;梁想让我不佩服一下,也千难万难。)

扯远了。前面说到,南宋当时主战派分崩离析,主和派也不是铁板一块呀。陈康伯、史浩、汤思退各有各的和法。作为政治权谋,主和实在不是什么缺点,只要不是发生在武将身上,只要不是为彻底投降而和。所以,我对陈康伯、史浩还是颇有几分敬意的,只有汤思退才是个辣鸡。如果张浚不是那么颟顸冥顽,如果虞允文不是那么孤芳自赏,如果辛弃疾不是那么逡巡桀骜,国事还是有可为的。

现在的主流观点是,辛弃疾三观超正的,朝廷不用就是投降派打击报复,辛大爱国是报国无门,如果朝廷重用的话早就怎么样怎么样了。笑话嘛。做事首先是做人,辛为人“持论尽直,不为迎合”,这是好话,翻译成普通话,就是自视甚高、不屑与人嘛。”我看诸君皆傻逼,料诸君看我应如是。”连这点觉悟都没有吗?你自己是什么样子,你心里没点哔数么?动不动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好像别人都是欠他的,与现在的喷子有什么区别。开口闭口寄奴曾住,打量旁人不知道刘裕是什么样人咋滴?主子好容易经营的半壁江山,结果被寄奴一锅端了,比北方的佛狸危险的多啊。你这让别人怎么想?重用你、帮助你做寄奴?

再说辛弃疾津津乐道了一辈子的南归烽火扬州路。杀了个和尚,这和尚还是自己带来的;杀了个叛徒,所以之前所谓筹措的二十万大军就烟消云散了?你这让人怎么想?好比你说你有一百万要给我,但不小心一把输光了,虽然你把赢你的人宰了,但你现下不名一文呀,还得让我领你一百万的情?

辛弃疾在世时名声并不好,虽然他一直与名流洪迈、朱熹等混在一起。他的光辉万丈的形象都是后世靠他自己留下的华章堆砌起来的。经柳如是秦淮艳名、王国维三重境界的宣扬,就抖起来撩。。。当时人弹劾他“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也不能说是凭空虚构,当然对辛大爱国来说这算什摸呀,为了北伐的大业、为了爱国的理想,你们都应该作出牺牲嘛,神马?你们不愿牺牲?那你们就是不爱国!这样的人,仅仅是被罢免,我只能说,大宋太宽容了。当然,辛词还是不错的,我们不能因人废物,名句叠出,后世文名都是他应享的。不过,这样的人,还是写写词算了,一旦搞政治,我都不寒而栗。

相比辛的郁郁不志,陆游出道更早,赋闲也更久。“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作为同时代文坛的双峰并峙,两人直到1203年才以私谊见了一面当时两人均垂垂老矣,并且当时两人同处绍兴,均文名在外,再不见面只怕粉丝都说不过去。其实天才的心总是相通的,只要有一方放得下身段,必然可以谱写一段千古同心韵事。历史证明,李杜之间,老杜放得下身段,所以才有了“李杜齐名真忝窃,朔云寒菊倍离忧”的佳话。陆游、辛弃疾之间的关系既然不过嗖嗖,可以反推两人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陆游年轻时考庠,位列第一,才华还是有的。时秦桧之孙埙同序。秦桧遂大怒,干了主考,又搞掉陆游。直到秦氏失势,朝廷才赐陆游进士出身。后来坐“交结台鉴,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而罢免。其实,张浚北伐惨败也好,韩侂胄北伐惨败也好,陆辛两大爱国愤愤多少都有参与,都是多年理想,不参与才不可理解呢。(有人考证过,所谓“元嘉草草”不过是辛弃疾事后的粉饰罢了。)那么北伐大败,给国家与人民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该不该有人负责?难道因为北伐是爱国的所以就一俊遮百丑?怪不得中国爱国贼层出不穷哩,原来往爱国上扯都不用担责任的。所以辛陆两位天才拼命地在作品中标榜自己的爱国心,我算是知之了。哪怕是现在,各机关部委一件要事办砸了,也是要追究责任的吧,怎么辛陆两位一生赋闲,就成了投降派的反攻倒算了呢?当时北伐,多好的机会,结果那班子吊人给办成那个吊样。于是辛陆两位放了一辈子悲声,怪谁?

网上居然还有探讨辛陆两位的军事才能以及重用后的结果,这里牵涉到了,天才文人是否文能安邦武能济国的问题。是,历史上有很多大能,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还文采斐然、诗歌传世,比如曹操开创建安文风,诸葛流传前后出师,比如本朝的范文正、章质夫。。。但这样的大牛是不多的啊喂,不能当常例啊。相反,反例倒是举不胜举。就拿前面说的大李杜,诗仙诗圣,文章千古,他们一生钻营,却始终不得志,最终一个醉酒而死,一个饱肉而亡,可见颇为潦倒。也不见谁迫害他俩呀,(杨高那是野史)他们无法为国为民带来福祉,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是中华文化星空最璀璨的双子星呀。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那么,从个人际遇上说,就是“诗家不幸国家幸”了。国家不缺那么几个充塞朝堂的大员,文坛却因此多了多少风采。如果你说你自己能独扭乾坤,那我只能笑你狂妄了。

放翁作品也是恣意汪洋,不可尽览。又被意识形态强推了几十年,也有些习惯性疲劳了。倒是某些鳖粉喜欢在网上化用名句,“王师就是不上岸”,“王师只剩一个连”这类,令人耳目一新。陆大爱国,你到底是哪头的啊?你也是果粉吗?

谬史氏曰:黯然南渡,偏安已久,出几个反主流声音,振聋发聩,实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出于公权力的不自觉,社会必须有不同的声音来平衡。南宋昏庸,却还能做到这一点。不比后世,文字之狱,大棒抡起,无噍类矣。默而记。

喜欢大宋逸史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大宋逸史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

最新小说: 大唐二愣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三国之汉魏风骨 鲁国 醉吟江山 亮剑,开局砍翻坂田联队 虚构三国 华夏真相集 盛唐小园丁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