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恐怖悬疑 > 寻访山海经 > 第九十五章 千年比邻

第九十五章 千年比邻(1 / 1)

我不知道采蘩来这干嘛,轻轻咳一声,从藏身处走出来:采蘩姑娘,兴致不错呀,到这干嘛呢? 采蘩像早就知道我们在附近,一点都没觉意外,回头淡淡嗯了一声:来,一起坐下聊聊,有些话想和你说。 “好啊!”我拉着阿葭大宝一起坐下。现在正是炎夏季节,在屋里开空调依然闷热,但在山巅树林,不时阵阵微风吹过,却格外凉爽。 “采蘩,来的路上我见你表情就不对,怎么?以前来过这里?” “来过?何止啊?”采蘩饶有兴趣地侧头望着我:林栎阳,没想到这就是你老家,你在这里生活过多久? 我不明白她什么意思,如实相告:我没在这里生活过,连我爸也没有,是我爷爷…… 阿葭好像想到什么,看了我一眼,又望向她:西周都城镐京就在现在西安范围,离这里不远,采蘩当年既然在王宫待过,莫非…… 采蘩指着山脚下的小村庄道:“没错,这也是我的家乡,而且我家屋子和林栎阳的屋子完全就在同一位置上…当然,那是三千年前了,三千年后我竟然能认识一位同乡邻居,你说这是不是太巧合了? 我们震惊得说不出话,天下竟真有这么巧的事?我家老屋三千年前居然是采蘩的家?!!我瞠目结舌道:这么久了,你还能记得这么清楚?按理说这地方应该变化很大吧? 采蘩感慨万千:虽然说世事沧海桑田,但这里还真没多大变化,当然了,我说的是地形山势,我那年代的房屋是不可能留到现在的,我们现在所在的这小山,那时是个光秃秃的山头,现在却成小树林了。 一滴泪从她眼角滑下:“你知道我在你家是什么感受吗?没想到几千年后还能再回家,一闭上眼好像又回到了从前,父亲在屋角刻玉,母亲在另一个角落做饭煮汤,还有弟弟妹妹们…对了,我有两个哥哥,他们出去当兵了,再也没有回来,最后见他们我也是站在这个山头,看着他们从那条路上走远不见了…”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哭出声来。 阿葭很同情采蘩,握着她手无声安慰,连一向大大咧咧口无遮拦的大宝也沉默了,不知在想些什么。过了好久,采蘩才稍微平复:“我为什么要来这里?因为我父母就葬在这山头,这么多年墓碑肯定埋在很深的地下了,但我知道他们仍然在这里,他们看到我还活在世上,还能回来看看他们,肯定会很高兴吧?” “当然会高兴了,肯定的!”阿葭说,为扭转悲情气氛,她换了个话题:听爸爸说,上古汉语和现代话区别很大,但现在的人不可能听到古人说话了,只能通过《说文解字》这类典籍来推断以前的语言。采蘩你能不能说几句你那时候的话给我们听听? 采蘩擦掉眼角的泪,展颜一笑:“你问对人啦,我说的是上古时首都语言,算是正宗正源的中国话了!”她放开阿葭的手,迎着吹来的晚风,轻轻吐出一串话。只听吐字圆润,语调高低有致,又糯又雅,十分动听,听了一会觉得似乎是四字一句,和诗经篇章差不多,却一句也不懂,便问道:你说的什么意思? “我念的就是诗经,听不出来吧?你们应该知道我名字来自诗经中的一篇《采蘩》: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她说完,又用古语念了一遍,这次听出点名堂了,确实是诗经,但大部分读音到现代完全不一样了,和西安话更是天差地远,但给我感觉还是以前的话好听。 “我的母语和古代洛阳地区语言基本一致,直到几百年后的春秋战国还是没多大变化,各地方言众多,这种语言就成了当时的普通话,称为雅言,你们一定听说过。” 雅言我知道,又称河洛话,古代的人认为天下中心是洛阳,而洛邑在很长时间是中原王朝都城,天下人都以学会和使用河洛话为荣,也成了各地人们互相沟通的标准音,比现在英语八级还牛的存在。 接着采蘩又低声吟诵了一段话,仍是四字一段,还是一样的好听。等她念完我问她:这又是诗经中的哪一篇? “这不是诗经,是祝魂辞,按现在说法算是祭文吧,念段祝魂辞,父母就知道我来过,在下面就会安心了。” 这大概是她那时代的祭祀礼仪吧,我感慨道:他们虽然死了,却是世上最幸福的父母,三千年后还有儿女来看望祭奠,一般人死后不过百年,连直系后人也不会记得他了…… 采蘩望了我一眼笑着说:你这人挺有意思,总能从很特别的角度看问题。 阿葭问道:“你后来没回来看望过家人吗?弟弟们的后代没一直关注吗?”她望了我一眼,眼中含笑:说不定林栎阳就是你弟弟的后人呢,这样一来他该叫你什么呢,老老姑奶奶还不够呢。 采蘩大笑起来:有可能哦,进宫后大王给我家免除了杂役赋税,他们日子好过多了。我两个弟弟一共有十几个孩子呢,他们死后我就没回家了,我不想给侄子们带来困扰。如果他们一直在这开枝散叶,只怕有不少后人,说不定林栎阳还真是他们后代呢。 我尴尬干笑,眼看天色已黑,喊他们一起回去,采蘩还不想走,想多呆一下,我劝她今天早点休息,后面几天我们可以陪她在周边到处逛,她一听这主意不错,便同意了。 后面几天跟着采蘩到处游荡,不开车,全凭一双腿走路。尽管三千年过去了,她对家乡的一切仍记忆犹新,哪个地方放过羊,哪个地方和小伙伴一起游戏,哪个地方以前什么光景,娓娓道来如数家珍。我有时想,这可能是最痛苦的记忆了,一切不能重来,却是时间越久越清晰,这是一种十分折磨人的回忆。 中间有天老妈喊阿葭去逛街买东西,阿葭一万个不愿意,又不好意思推辞,便要拉我一起,采蘩和大宝一起作陪。尽管阿葭一再拒绝给她买东西,但后来手里还是提满了大包小包,这些东西自然落在我身上,弄得我叫苦不迭。采蘩名义上作为阿葭妹妹也跟着得了不少好东西,开心得不得了。看来老妈为我终身大事真是下了血本,生怕错过这一站又遥遥无期了。 就这样我在老家好好陪了家人一段时日,直到有天我跟老爸老妈说要回去了,他们虽然不舍还是答应了,又备下丰盛宴席,算是送别的饭。 这顿饭爷爷也在席上作陪,他虽九十高龄了,但身体倍棒,眼不花耳不聋,思维敏捷,说话中气十足,看样子到百岁也是小意思。他一直和欧阳教授在说话,我们也在聊着自己的事,说着说着耳朵一顺,听我们说到昆仑,就凑过说,昆仑山他熟悉,还没解放时跟部队去过那里,那是个危险又神秘的地方。 我们来了兴致,请爷爷讲讲当年往事。老爷子兴致很高,过了那么久很多事都记得清清楚楚,就是啰嗦了点,但不妨碍进度。他给我们说了好多经历的奇事险情,我们也把这当作日后进昆仑的预习功课,没想到爷爷这一说,倒还说出了当年遇到的一件奇怪的事来!

最新小说: 长河诡棺 惊魂雾 缺陷异世界 诡门大开 怪谈异闻 我最喜欢诡异了 呓语救赎 天野长歌 寻访山海经 案件收录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