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 1)

王清月强忍着把书拍在桌子上的冲动,耐着性子捏了捏眉心,继续往后翻,连着看了好些页,才终于看到那条坑死她的律法。 女子满二十需置一夫,未有者由官媒所寻合适男子许配为正夫;女子满二十五需三夫齐备... 好嘞,她总算苦尽甘来,找到相关页面了,一条一条看过去,全是各种情况的详解,哎,就是没有特例,没、有、特、例!! 瞬间觉得前面半本都在浪费时间呢:) 王清月简直要疯,看完相关内容,耐心值归零,啪地一下把书砸在桌子上!毁灭吧!! 不看了,爱咋咋地! 王清月又想起开篇那句皇室子孙也要遵从的话来,作为统治阶级的皇室面对以上的问题也要遵从,这无疑是一种退让。 能让统治阶级退让,背后蕴藏的可能是危及他们地位的问题。 律法规定,女子至少要娶三夫,连皇帝都只能作为三夫之一,看着是委屈了这位九五至尊,可皇后身居宫城,就算有其他夫侍,双方的行踪也捏在帝王手里。 私下如何不确定,反正不可能三宫六院,如此一来就直接扼杀了那些想要享受左拥右抱特权的反叛分子。 开篇也说了,前朝灭亡就是因为女性分配不均,开国皇帝这一出应该是怕重蹈覆辙。 由此王清月推断,这位开国皇帝是个专注搞事业的狠人。 想到这儿,她忽然就觉得自己也许可以再试试,万一呢?万一让她扣到个漏洞呢? 不死心的王清月平复好心情,重新拿起难啃的律法继续往后翻,心里一直默念:书都不是白读的,指不定哪天就能用到。 还别说,她还真看到个有趣的板块,是关于女子科考的。 要说这女子可以参加科考王清月是知道的,她虽然两耳不闻窗外事,但这事儿对她算不得窗外事。 王家发家就是通过这一途径,她祖母王珏就是从科考的万人独木桥上成功上岸的,被誉为本朝第一女官,今年开春受当今看重,到南方出差(巡视)去了,现在还没回来。 要不是祖母在朝中得用,又品性俱佳,单凭她母亲一介白身想娶她爹爹这位伯府世子为夫,怕是得走歪门邪道。 只是知道归知道,女子科考能带来的好处王清月并不很清楚。 这一看才发现,女子科考可以享受比男子优越的考试环境;有秀才功名能见官不跪;有举人功名可得朝廷封赏的县主爵位,收到金银土地的嘉奖,但选择封赏的就不能入朝为官。 得中进士的可得朝廷封赏的郡主爵位,同样有和身份匹配的金银土地嘉奖,还是选择了封赏就不能入朝为官。 至于不要封赏想做官的,和所有男性官员享受同等待遇,如果犯了大罪,照样该革职革职,该流放流放,如有叛国或谋反的行为,甚至会被赐死。 王清月看着这一条有些惊讶,这是她看律法看到现在,第一次见到对女子实施死刑的罪名。 女子为官似乎比当个咸鱼还费劲? 看来看去基本全是束缚,好些女子能用的特权在官场也用不了,还费劲巴拉考官做甚?! 这大概也是朝堂极少出女性官员的原因。 但客观分析这是在维护正常的官员体制。 为官和为民不同,官员承担着巨大的责任,如果任由一个女官在体制能搞特殊,官场污浊很多百姓都要遭殃。 想通之后王清月突然对祖母生出一股敬佩之意,大概像她祖母那样胸怀天下有大抱负的人,才会舍弃这么多特权坚定地步入朝堂吧! 要搁她……还、是、可、以、试、试、的!! 天呐,她看到了什么?! 女子科考进士出身,且入朝为官者,娶夫不受数量及年龄辖制! 我c!王清月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内心默默爆出一句粗口。 这是什么?这单纯是一句话吗?不!这是她未来光明的平坦大道!她折腾这么久,不就是想找这么一条路吗?! 上头的热血好久才回落心脏,王清月瞬间觉得之前在灰里扒拉、被律法气疯都不再是问题。 等她冷静下来,仔细品味,发现这话的原意或许不是为了让她实现一夫一妻制,有可能只是单纯的一种对女子科考的虚伪鼓励。 是的,虚伪鼓励,对本朝女子而言几乎没有任何吸引力,难得有她这么个不想早婚还试图坚持一夫一妻制的,还得满足这句话里的隐含条件——二十岁之前中进士! 二十岁之后再中她早就被律法卡过一轮,家里肯定有一位夫君在了! 二十岁的进士?这是要她头掉吧!人家范进五十四岁中个举人都能高兴得发疯,二十岁高中是当她甘罗再世吗?! 王清月的内心十分复杂。 这种找到了又似乎没完全找到的感觉是个什么鬼?

最新小说: 红楼之韶光如梦 诸天从红楼开始的退休生活 云音诀 遥望雪归处 穿越古代养家日常 穿越之拐个将军当保镖 逼婚失败,小可怜竟转身驱妖救人 小农女也嚣张 盛庭延 汤府三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