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回京 下(1 / 1)

街道两旁叫卖声络绎不绝,熙熙攘攘的人群在大道上缓缓流动,一年的时间过去,洛京还是那个繁华的洛京,看起来没有丝毫改变。 两辆没有标识的马车驶入城门,马车前后数十名骑马的侍从护卫,排场说大比不过洛京真正的贵族出行,说小又不是寻常官员可用。 这样特殊的队列成功吸引了街边酒楼三层贵客的注意。 因着这家酒楼吃食美名远播,许多环绕在内城的贵族经常来这里宴客。而崔玉海和顾平都很喜欢这里的菜色,平日一同出门总要到他家来。 今日亦是如此。 铜制雕花窗向外打开,崔玉海靠在窗边转了转指间透亮的白瓷茶杯,行动举止尽是风流雅致,“这是谁家的车架?进京都也敢这么大排场。” 在京里出行有资格这么大阵仗的拢共没几家,他都认得,楼下车架连个标识都没有,莫非初来京都不明规矩? 顾平淡淡扫了一眼楼下缓缓经过的马车队伍便明白了崔玉海的意思,略一思索道:“怕是王家。” “王家?你说的是哪个王家?咱们洛京公认的可就只有一个王。”崔玉海将信将疑。 “嗯。”顾平点头,肯定了他的想法。 “王家马车檐角挂的孔雀翎铜铃我还能不认得?你瞧楼下的,可是空无一物。”王家马车的标识满洛京哪家有头脸的不认识,他又怎会看错,况且,“这排场对寻常人是过了,搁在王家眼里可不够看的,你莫不是忘了头先王家到城门送行那次……” 说到送行崔玉海突然明悟:“你是说这是王家那位齐正君回京的车架? 算算日子确实近了,听说他们家正忙着准备大姑娘的及笄礼。” “是啊。王家有姑娘长到适婚年龄,京里怕是又要为此掀起风雨。”顾平言语中夹杂着一道微弱的轻叹,不知是不是在为即将发生的暗潮涌动感到无奈。 “说起婚嫁,出尽风头的那位可还没定下,再不定,京里适龄的姑娘可就空不下正夫之位了。” “崔兄慎言,世子神武又出身贵重,亲事总要好好挑一挑。”顾平谨言慎行惯了,哪怕私下里也极少讨论旁人是非。 若论贵重小皇孙还是太子所出,不也早早定了亲?崔玉海心里嘀咕归心里嘀咕,也知道隔墙有耳的道理,最后酸了一句:“是啊,满洛京的姑娘只要未婚还不是任人家选。” 满洛京的姑娘,说说罢了,崔玉海心里还真没把王清月和萧治放到一起过。 这两人一个皇室世子,一个顶级家族继承人,抛开当今女长男幼的风尚不谈,也是不合适的。 普通人家家世相当叫门当户对、强强联合,这两家太贵重,结合在一起反倒不妙。 萧治是长安王独子,在婚姻里必然是不肯吃亏受委屈,寻个家世差些的,凭借王府权势怎么都能拿捏了对方,换成王家,哪怕是有圣上撑腰,轻易也拿捏不得人家的姑娘。 而王清月作为王家长孙女,有家族美名加身,满洛京的好男儿任她挑选,何苦来娶一个出身皇室的祖宗回家供着? 这两人各有各的路要走,没谁会觉得他们能成。 至少,在圣旨颁布之前,没有一个人把他们放在一处提过。 齐君行抵京的事儿圈子里的人还一概不知,除了顾平和崔玉海偶然在城门口猜到,也就只剩宫里那位能第一时间得到线报了。 当今帝王有一支暗卫,主要作用就是收集各地的情报,齐君行到京不是大事儿,但涉及朝堂官员,暗卫自会留心。 明章帝是前一天得到的消息,估摸着齐君行今日能进京,本来他是不在意的,但这段时间操心小孙儿的婚事,听见齐君行的名字难免感叹他运道不错嫁了位值得托付的好夫人。 王家的姑娘在洛京名声不小,私下里被公认为良人这事儿明章帝有所耳闻,正感叹着自家孙儿还没寻到好姻缘,忽然想起上年王珏的孙女参加了科考,当时还引起一番不小的轰动。 既然能参加科考,还一举过了童试,按道理年龄不至于太小,而先前负责世子选亲花名册的户部并没有呈上来王家的姑娘…… 明章帝思索着,猜到王家这个小姑娘的年龄不太合适,但事关自己孙儿的终身大事,他还是派人去查了王清月的姓名和年龄。 这一查可巧,王清月眼下就要及笄,等及笄礼一过,议亲的事儿顺理成章! 王家如今的权势几乎是明章帝一手捧起来的,他倚重王珏、宠信沈慎、培养齐君行,王家一门都是他的爱臣。 可他也有猜疑的时候,会担心王家坐大威胁到皇室的权威,他也想过做点什么压一压王氏一门的风头,却又怕寒了臣子的心。 如今也算是有了更好的法子——两家联姻。 他的小孙儿文武双全,是洛京难得一见的好郎君,王家家风严谨,作为继承人培养出的大姑娘品性也错不了,日后两人成亲,王家就彻底和皇室绑在了一起,一举两得! 明章帝越想越觉得合适,连忙派人出宫去宣长安王父子。 这个时间宫中宣召,长安王不知所谓何事,问传话的宫人,宫人也说不出个原由,他只好先带着儿子进了宫。 “距离户部呈上名册有段时日了,你父子二人心中可有了中意的人选?” 这名册说的自然是选亲的名册。 “有两位姑娘看起来还不错。”事关儿子的亲事,长安王自然要亲自过目,一番衡量过后倒也有两个人选,不过议亲的主角不肯松口。 “那怎么没定下?” “想等着让皇爷爷空下来帮我过过目。”突然宣召还是为了他的亲事,萧治约莫猜到祖父心中恐怕有了合适的人选,可惜… 可惜什么呢?可惜他还没来得及谋划,可惜了……她。 萧治的脑海中忽然浮现王清月淡然的笑颜。 现在可是在商议他的婚事,他第一个想起的居然是她? 心中的惋惜明明白白告诉萧治,王家那位小姑娘不知何时在他心里留下了印迹。 如果一定要和一个人成亲,他希望那个人是她。 想明白了的萧治正想争取些什么,就听上首的明章帝已经开口。 “朕还真知道个合适的姑娘,才学品性、家世样貌皆是上上之选。”明章帝故意停顿在关键处。 萧治还好,长安王倒是先坐不住了,他和自己的夫人婚姻不幸,是知道其中辛酸的,自然不想自己的儿子重蹈覆辙。 若真有一个样样出挑的可靠女子,他一定要替儿子先定下。 “父皇说的是哪位姑娘?” “她啊,可不在先前的花名册上。”明章帝继续遮掩,吊足了人胃口。 凡是符合要求未定亲的姑娘都已登记在册,未登记的,莫不是已经有了婚约? “若是已经有了婚约,恐怕不合适。”他长安王的儿子,绝不可能与人做侧夫,若那女子为了攀附权势退了原本的婚约,恐怕也不是什么重情义的良人。 “什么有了婚约,人家姑娘还没及笄呢!”明章帝见儿子想偏,忍不住笑意。 “年龄太小就更不合适了。”长安王难得话语有些急促,担心父亲心血来潮乱点鸳鸯。 “倒也不太小,过几天及笄。重要的是除了年龄其他的都合适,满京城可都盯着这小姑娘呢。” 能让满京城盯着的姑娘自然是极优秀的,按照这个年龄圈定,长安王第一个想起的是先前因一场宴会乍然出名的阮家小姑娘阮绵绵。 他之前瞧过一眼,样貌周正,倒也不错,就是家里算不得什么名门。 不过也好,现在门第低一些以后成了婚照拂照拂总不会差,而且低嫁也不担心自家儿子受委屈。 萧治从旁听着描述,处处和自己心里那个人合得上,眼底渐渐染上暖意,提前揭开了谜底。 “皇爷爷说的,可是王家的大姑娘?” “是了,治儿觉得她如何啊?” 听到明章帝的肯定长安王恍然大悟:“原是她!我倒把她给忘了。” 这也不怪长安王,他一个大男人本就对姑娘家的事不了解,且王清月平时不爱交际,又彻底在洛京消失了一年多,更加透明。 好在明章帝爱重王家,还记得王珏有这么个孙女。 “皇爷爷觉得好自然是好的。”萧治巧妙地默认了这个人选。 “好!”明章帝运筹帷幄半辈子,自然看出小孙儿对王家大姑娘的满意,思忖这两人私下兴许有他不知道的交集。 这般倒是更好,相比于稳固朝纲,他更看重孙儿后半生的幸福。不过,能让他这个一贯骄傲的孙子瞧得上,这位王家大姑娘兴许确实有些不同。 明章帝突然对王清月升起几分好奇,想着有机会定要亲眼先见上一面。 “既然如此,这桩喜事便定下了,过会儿我便让人拟旨,挑个合适的日子给你二人赐婚。” 一锤定音,长安王也没有在意这两人有没有问过自己的意见,毕竟对方是王家的姑娘,满洛京公子郎君的梦中人,他又有什么可挑剔呢?怕只怕完上一刻人家就名花有主了。

最新小说: 红楼之韶光如梦 诸天从红楼开始的退休生活 云音诀 遥望雪归处 穿越古代养家日常 穿越之拐个将军当保镖 逼婚失败,小可怜竟转身驱妖救人 小农女也嚣张 盛庭延 汤府三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