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参与组织过不少活动,以毕业为界,大致能分为两类,各有千秋。在校时候比如说音乐节,学院晚会,各大文体赛事,这些环境大多比较简陋,往往还是露天,大家都是穷学生,照葫芦画瓢罢了,比不得工作后的各种路演,讲座,总部年会,最次也得五星级酒店,稍微讲点排面的就得找个温泉镇下榻,周遭全部金碧辉煌,处处都洋溢着金钱的味道。
但要论现场参与度,在校生才是能打的。我记得有一年露天音乐节,下着小雨,观众还能撑把伞,主持人都是披了件雨衣就上去了;本来机器租到了高级些的,怕湿水弄坏,只好换上自家的廉价设备。即便如此,因为那年的表演格外精彩,也可能那么点风雨同舟的意思,现场的欢呼就没停过,一群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愣是靠着自己的热情,靠着口耳相传,不断有更多的雨伞加入进来,把阴雨下的气氛烘托到了高潮;我甚至还记得最后主持人结词的时候几度哽咽,自己把台本上的“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改成了“我命由我不由天!”
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那年的台本是我负责准备的;但我对此当然没有什么异议,主持人激动的原因是因为他追了很久的女神就坐在下面,他原以为失去了这次的展示机会,只能狼狈地草草收场,未曾想居然史无前例的大成功。总之,一切都要感谢那些包容而可爱的年轻人。身为他们之中的一员,是我莫大的荣幸。
至于工作后,无论台上的人多么激情澎湃,也注定了收不到多少回应。台下的放眼望去,无论西装革履,还是背心裤衩,都有着同样黯淡而困倦的神情,像是刚刚跑完半场马拉松一样,虚弱无力;偶尔有几个眼神发亮的,那都是第一次参加的新人,还没有被生活锤过,对一切都充满期待——当然他们很快就会融入到前者之中,像活着的丧尸一样,失去灵气。
我当然一视同仁。我都说了,二者各有千秋。至于他们的篇幅形容为什么差这么多——或许是我没有注意呢。
当前方的光越来越亮的时候,我意识到,我们快到了。
隔着屏幕看视频和在现场亲眼所见,完全不能同日而语。这一点,在我下车的时候,才切实意识到。视频上只有几个近景,随着某几个人为中心移动;而更多的场景则永远没有多余的篇幅描述。
事实上,当我抬眼望去的时候,我是看不见人群尽头的。
“沈慕容!”
“哥哥看这里!”
“容哥!”
“啊!!!容容!!!”
每一个声音都激动得发颤,但并不十分刺耳,让我想起那场音乐会的观众。他们好像是一样的,一边按耐不住地想尖叫,一边又怕惊扰了聚光灯下的那个人,善良又可爱——我是不是已经说过一遍可爱了?没关系,那就再强调一遍。
我看着他们,不禁笑了起来。
“跟好我。”沈慕容回头轻声说了一句,然后转过身——他一瞬间就变成了那个光芒万丈的人,温润如玉,举世无双,冲着粉丝谦逊有礼地微笑致意;乌压压的人群丝毫掩盖不了他的存在,没有人能从他的身上移开眼光。
当然也包括我。
我走在他身后,是离他最近的人,近到可以闻到他身上的香味;但我后来回想的时候记不起那到底是什么味道,我怀疑我闻到的是个错觉,这是很有可能的事情,毕竟我觉得我当时可能暂停了呼吸;周遭的声音嘈杂,但对我而言就像隔上了一层罩子,模糊又遥远。我关上了除了视觉之外的所有感官,只迷茫而专注地看着沈慕容。迷茫是因为我突然意识不到我在哪里;而专注是因为,在我眼前这个一团糊涂的世界里,只有他,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