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设立的公安部,也算是安抚文官集团。
毕竟,表面上看起来,公安部属于文官集团,增加了他们的权势。
但是,吴长庆肯定不会让他们如愿。
公安部,他会尽量使其变成一个相对独立的部门,和军方,文官都分割开。
同样的,吴长庆还制定了一个新制度,督察院的官员任免由督察院内部决定,不用通过吏部的考核。
这个改变,影响也会比较大。
表面上是在增加督察院的权力,削弱吏部的权力。
但实际上,吴长庆是想要把督察院剥离出文官集团,让其变成和公安部一样,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部门。
督察院的官员升迁由其内部决定,那么督察院的官员就再也不用去讨好吏部,没有了利益瓜葛,也就减少了一起勾结的风险。
当然,督察院权力变大,其内部肯定又会滋生出新的问题。
天下没有尽善尽美的事情,两者相权取其轻。
吴长庆准备暂时先这么改,以后滋生出的问题,到时候再想办法解决。
现在首要做的,还是把文官集体稍微的剥离,减少官官相护的几率。
负责监察的人和被监察的人之间有了利益纠葛,实在是太容易狼狈为奸了。
除此之外,吴长庆还设定了新的卫所制。
允许部分特殊地区的士兵进行屯田,主要是边远地区。
像江南地区的士兵就根本不用屯田,以江南的富饶,以及不需要长途运输的消耗,养军的成本会比较低。
而且,江南地区是大华的核心,也需要一支天天训练的职业军队,拱卫中央,震慑周边。
而像关外,西南,西北等这些地方,就需要设立卫所,需要当地的驻军自己想办法搞钱。
新的卫所制规定,屯田不一定就是种田。在山区的可以种果树,在海边的还可以出海打鱼,有矿的地方挖矿。
总之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灵活变通。
为了防止这些屯田的机构腐化,吴长庆还设立新的监察部门,屯田监察司。
这个司的妙处在于,它是受军队管辖,但其行政经费却要从户部拨款。
这就等于给了文官们一个监督屯田监察司的机会,免得屯田监察司和军队狼狈为奸。
但是,户部也就仅仅拥有一点监督的权力,却没有直接插手管辖的权力。
这样一来,文官无法掌控屯田监察司。可是他们为了不让军队好过,又肯定会费尽心思进行严格的监察。
最终,军方和文官都无法从这个监察司中获得好处,只便宜了皇帝。
当然,这只是吴长庆理想中的状态。
具体执行下去之后,会不会演变成户部卡屯田监察司的经费,逼迫屯田监察司听命于户部。又或者,军方会不会暗中资助屯田监察司,然屯田监察司摆脱对户部的依赖?
这些,吴长庆都不知道,甚至都很难预测。
总之,任何完美的制度由不完美的人来执行,就特么百分百会出问题。
人这个生物太狡猾,他们为了利益,总是能够找到制度的漏洞进行获利。
这也是为什么以前的王朝都喜欢推崇礼治,希望能够靠礼仪道德来约束百官。靠法制的话,再好的法规,也是由具体的人来执行呀。
当然,这种礼治也已经被证实了没用,至少对绝大部分人是没用的。
在利益面前,礼仪道德都是浮云。
屯田是开源的一种方式,除此之外,吴长庆还对军队的发展做出了指导性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