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先大力发展海军,然后去海外抢资源。
赚钱,哪有抢钱来的快呀。
商人去海外进货还得花钱,而抢资源,其成本就跟武力挂钩了。
武力强大,抢夺的成本就低。
三两炮把土著打服,然后就可以尽情的掠夺。
要是打不服,那麻烦就大了,会陷入长期战争的泥潭。
虽然现在华夏都还没完全统一,但是吴长庆却已经迫不急待的想要进军海外,掠夺资源了。
毕竟,华夏的地盘是自己的,抢下来还要花钱去治理。就像现在的北方一样,需要赈灾,还要扶持其基础建设。
指望北方给中央输血,怕是还需要个两三年。
而海外,那就不需要去建设了,疯狂掠夺就行。
所以,现在去打关外打西南,那都是纯粹的支出,没有进账。
而打海外,则是可以以战养战,打的好说不定还能大赚特赚。
第一站,吴长庆就将目标定为了扶桑,谁让这地方的金矿和银矿多呢,而且离的也近。
从上海到扶桑,只有一千五百多里,比从上海到北京都要近。
而且还全是海上水路运输,成本低。
此时的扶桑处于江户时期,也就是德川幕府时代。
此时的扶桑已经于六年前进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只保留了少数几个通商口岸。
随着海外贸易繁荣,大华的商人肯定也会对扶桑这种闭关锁国政策不满,因为他们生产出来的货物,无法方便,随心所欲的运到扶桑去倾销。
可以说,如果军方要打扶桑,大华的商人肯定会非常热心的给予资助。
无论是从掠夺资源,还是打开倾销市场,还是地理位置等因素考虑,扶桑都是需要彻底占领。
而且,越快越好。
毕竟同化是需要时间的,趁着现在扶桑的民族意识还不够强,占领之后也容易同化。
他们闭关锁国的时间越长,民族意识就会越强。
设立公安部,剥离督察院,设立屯田监察司,设立屯田卫所,军队的发展指导意见,这些就是吴长庆用来解决军费问题的一系列政策。
光是构建大概的框架,吴长庆就花了两天。
毕竟这玩意说起来容易,但是要考虑到具体执行中可能出现的无数种问题,就必须制定诸多面面俱到的细则。
这个,很废脑子的,一般写小说的人都不会去细写,没那种能耐。
制定了框架,吴长庆召集了相关的部门,让他们去按照这个框架来完善。
被召集的文官顿时又是欲哭无泪,他们发现,自己又成了工具人。
至关重要的大事,他们的争论,他们的意见似乎并没有起到太大的重要,最终的结果,还是吴长庆一个人说了算。
虽然在制定细则的时候,他们可以发挥出点作用。
但是,这个作用实在是太小了。
不少文官心里都在叹气,自古以来,做开国皇帝的臣子都是最难的,因为开国皇帝一般都非常强势。
更令这一代大华官员绝望的是,吴长庆还年轻的很,不出意外的话起码要做个三四十年,甚至更长。
他们这些官员,基本上已经是四五十岁,绝对熬不过吴长庆。喜欢我在大明造航母请大家收藏:(zeyuxuan.cc)我在大明造航母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