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重生大宋征服史 > 第6章 另一个小娘子

第6章 另一个小娘子(1 / 2)

不到两日,沈家为缴纳高额商税欲向购货商提前支取购货款项的消息便不胫而走,传遍了京城的官场商圈。在这个时代,在京城并没有纯粹的商人,绝大多数成气候的商人都是所谓的官商,有深厚的京官背景,就拿与沈氏杂货竞争独轮车生意的蔡家、李家和黄家来说,背后都是朝廷三品以上的大员,否则根本没有办法在汴梁这个大染缸里厮混,没有官员背景,处于社会最低层的商人,只需几个衙役,便可能会被收拾地服服贴贴。

这一日,京城最大的酒楼福聚楼顶层临街雅座迎来了三个平时老死不相往来的贵客,正是蔡家、李家和黄家的掌柜。那蔡掌柜中等身材,长得白白胖胖,留着一丛寸许长的精细修整后的短须,他头戴一顶员外纱帽,身穿丝绸直辍,外面套着一件鹿皮棉袄,十分富态。李掌柜瘦高身材,下巴没有蓄须,头戴青色员外帽,身穿灰色深衣,外面套着羊皮袄,显得精明强干。而黄掌柜则是书生打扮,五短身材,面白无须,头戴学士巾,身穿紫色直衣,外面套着貂皮大衣,贵气十足。

蔡掌柜见等的人到齐了,便向两人拱手作揖道:“李掌柜、黄掌柜,想来咱们三家的东家也有了交待,这次沈家有难,却非沈家一家之祸,我蔡家决定施以援手,不敢专美于前,特请两位商议个章程。“

李掌柜回了揖,“我李家杂货虽然摊子大,但其实盈利有限,无法与二位掌柜相比,此次我李家愿意出借一千贯给沈家。“

“是一千贯铜钱还是一千两银子?“黄掌柜轻笑道,内侍省将一贯铜钱折合成一两银子的作法,可谓是犯了众怒,这种坏规矩的手段可一不可再,黄掌柜在这里提出来,也只是借机挖苦一下内侍省,众人也不会当真,更不会当着内侍省的面开此等玩笑。

“当然是一千贯铜钱,现在东京市面上的银子怕是被沈家换光了。“

“换光倒不至于,多加些铜钱还是能换到的,就是间接使得银器价格飙涨,各钱庄银作更是开始囤积银两不再更换。“蔡掌柜啧啧言道,显是羡慕此等发财机会。

“我黄家愿意出借一千五百贯。“黄掌柜没有再绕圈子,直接说出底线,论家底,黄家在这三家中最为丰厚。

“我蔡家唯黄家马首是瞻,也出借一千五百贯给沈家。“

李掌柜想了一下,觉得这个额度虽然比东家定的底线略高,但也属于李家可以承受的范围。便同样以一千五百贯应承下来。

至于利息,则按月息一分来计,在这个年代已是很薄的利息。

沈括和沈四万万没想到,他们还在发愁如何筹借,四千五百贯铜钱竟然主动送上门来,月息一分的利息可以忽略不计,真正解了沈家的燃眉之急,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第一拨送钱上门的居然是三个竞争对手。遇到同行竞争,落井下石的常见,雪中送炭可真是难得一见。沈括亲自款待,并送给三家最新研制的新型独轮车的模型,虽然等新型独轮车面市后,三家可以从市面上得到实物自行进行改进,但有了这个模型,蔡家、李家、黄家便可以与沈家同步上市,这就相当于沈家认可了他们在独轮车市场中的地位。蔡家、李家、黄家满意而归。

沈括亲自送了三家掌柜出了沈府大门,目送三家车队走远,正准备回府,远远地看到从芦明坊那边过来一辆牛车,沈括目力不佳,便看了看沈四。沈四定睛一看,回道,“二老爷,是京东染店王老爷的牛车。“

“王家和我们沈家有关系吗?“

“王家是京城最大的染铺,我们沈家的布匹用的也是王家的染料,不过最近几年王家主要供应内侍省掖庭局,其它染铺才慢慢发展起来。“

待王家的牛车驶进沈府,沈括才知道王家送来了五千两白银。仅此一车白银便补足了所有的亏空,王家的大手笔让沈括刮目相看。

引入正堂,沈括起身长揖到地,由衷地感谢道,“仲伟兄的大义,沈某没齿难忘“。

王寅,字仲伟,是个四十余岁的中年汉子,见到沈括如此客气,他不敢受全礼,站起侧身受了半礼。“存中贤弟,愚兄商贾出身,每日追逐锱铢之利,但对贤弟的公义、气节早已神往已久,这次贤弟宁肯散尽家财,也不愿为官家修建团林邀宠获利,不说宫外,就是内侍省对贤弟也暗挑大拇指,若在平时,愚兄也没有机会与贤弟相交,现在沈家遇到暂时的困难,我愿意尽力相帮,以示诚意。“

“不瞒仲伟兄,有了这五千两白银,沈家这一关已经安然渡过,却不知仲伟兄有什么需要在下效劳,这五千两纹银的月息又是几何?“

“月息就算了,待沈家用度方便时归还即可,但有一合作还请贤弟予以考虑。“

“仲伟兄请讲。“沈括坐直了身子,认真地说。

“贤弟应该也知道,愚兄在为内侍省掖庭局供应染料,内宫早已传开,贤弟在宣州制成了不起的车机,可以提高百倍效率,不需人工,可昼夜不息,不知是真是假?“

沈括有些无力,他没有想到在自己一再削弱水力车机影响的情况下,内宫还是发现了水力车机的功用,这就意味着,官家已经盯上了沈家这颗摇钱树,这次对沈家的打击并非罚没钱财那么简单,而是逼着沈家站队,如果上了官家这条船,沈括还能象王寅那样做个富家翁,但如果沈括想闷声发大财,官家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的惩罚。现在的情形逼迫着沈括进行及时的调整,转塘那边肯定无法保密,估计已被官家摸了个通透,如何在技术流出和技术演进方面找一个平衡,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那车机确是真的,但没有这么夸张,提高百倍效率不太可能,十几倍、几十倍还是有的,同时也需要人工来看顾车机。仲伟兄能将内侍省的消息坦诚相告,沈某承下这份情了。不知仲伟兄对这车机有什么计划?“

“愚兄不才,绘制了一台印染机的草图,不知能否和贤弟的车机结合起来。“王寅从怀里拿出一个宣纸卷轴,在沈括面前展开。

沈括对这种机械类的图纸颇感兴趣,认真地端详每一处细节,并用手指估算着图中的比例。看了有一刻钟,沈括才长叹一口气道,“仲伟兄大才,沈某多有不及。今日见仲伟兄,才知不可小看天下人。“

王寅看到沈括肯定他的设计,也是格外高兴,谦虚道,“贤弟过奖了,愚兄浸淫染坊三十年,深知这染房是毁人之所,越是艳丽的染色,越容易导致染工得病,这种慢性病无药可治,许多青壮染工干了不到十年,便落了一身疾病。如果用染机来替代人工,便可以减少部分伤害,染工们也能多干几年。“

“仲伟兄为了解染工疾苦而设计染机,沈某一定尽全力助仲伟兄建成水力染机,但有一事需要向仲伟兄讲明白,水力车机只适合江南水系,北方一到冬天便无法工作。“

“这个自然,愚兄早已做好去钱塘建染厂的准备。另外,近几日听吴常侍的亲信说起过转塘的事儿,贤弟可要小心提防。“

最新小说: 大唐二愣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三国之汉魏风骨 鲁国 醉吟江山 亮剑,开局砍翻坂田联队 虚构三国 华夏真相集 盛唐小园丁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