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古代言情 > 叹流水兮 > 香风十里珠帘卷

香风十里珠帘卷(2 / 2)

纪绪走了过去,掏出了手帕,想帮她擦擦。

巧儿见有人靠近,便一个劲地躲闪。

纪绪笑道:“你躲什么,我又不是要打你。好了,不要哭了,不愿照顾小孩,我吩咐他人就是……”

巧儿哭诉道:“大官人,我骗了你们。”

“骗我们?咋骗我们了?”

“我娘没有死。”

“没死?那你的父母为何要卖了你?”

“我得了一种怪病,浑身奇痒,而且还会传染人……你们都是好人,我不想传染给您,让您也和我一样受罪……所以,我不想大家靠我太近……”巧儿说出了实情,也算松了口气,便不必装了,立刻使尽浑身的解数,尽情地抓挠瘙痒起来……

杜十娘一听巧儿有传染病,便傻了——想不到花了这么多银子,买回了个瘟神。便大骂起来:“你…你…你说你…一个小小的戏子……怎能如此骗人?我对你如此地真心,你却欺骗与我……世人说的可真对呀!真可谓,‘戏子无义,婊……’”一想不对,自己不就是青楼女子么?便坐在椅子上生起了闷气。

纪绪问:“你父母没找郎中给你看看,到底得了什么病?”

巧儿还是落泪:“哪有钱请郎中。”

听到这里,纪绪赶紧进了厨房找语蓉打听附近是否有好一点儿的郎中。

语蓉说:“附近倒是有一郎中,只是不知能否治她这怪病。”

纪绪道:“无论如何,得请来给巧儿看看,那小孩挺可怜的,浑身痒得难受……”

语蓉解了围裙,准备去请郎中。

纪绪说:“你告诉我郎中的住址,我打发人去便可。”

语蓉详细告诉了郎中的住处,周大公子安排自己的小厮去请这郎中。

不到半个时辰,郎中便随小厮来了。

他看了巧儿的病情,摇了摇头说:“难治啊!”

纪绪问:“她得的是什么病?”

郎中道:“这病叫‘疥疮’,是夏季常得的一种病。是由疥虫引起的,得了此病,奇痒无比,又很难根治。”郎中叹了口气,“小小年纪,得这种疾病,真是活受罪……”

“难治也得治呀,请先生开个药方。”

“药方不必开了,这是一种穷人病,只要去买药即可。”

“怎么,病还分贫富?我还从未听说。”

郎中笑道:“病当然分贫富,达官贵人只得富贵病,从来不会得这种病的;疥疮,只有穷人才得。”

“这是为何?”

“穷人脏呗,不勤洗澡和勤洗被褥,便易得此病。”

“既然是由不洗澡引起的,洗一洗不就好了吗?”

“不会好的!这小姑娘的疥虫已经深入皮肉,怎能洗之?”

“先生不开药方,我去药铺如何抓药?”

“她这种病,不是汤药,而是药膏。在距此十五里,有个西隐庵[今冠山寺],在西隐庵的山坡下有个庵西村,村里有一个姓冯的老中医,调制了一种药膏,涂抹患处,便可治愈此病。”

“是嘛,那巧儿可就有救了。”

“只是这药膏很贵,一个疗程十两纹银,想治好此病,最起码得三个疗程。”

“既然此药如此昂贵,先生为何不研究此方子?”

郎中笑了笑,说道:“穷人治疗不起,富人不得此病。我研究它又有何用?”说罢,便收拾药箱,起身走了。

【三】《绝命词》文天祥.语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唯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

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见郎中走后,纪绪回身安慰巧儿:“有人能治,就好办了。”

杜十娘说道:“好什么办了,你没听郎中说,至少要三十两银子嘛,我如何负担得起?”她转身对王巧儿说,“巧儿,我们这么办吧!我给你爹的十两银子,我也不要了,既然你的娘亲没死,你还是回去找你的父母去吧!”

巧儿抬起头来,含泪望着大家,希望有人能收留她。见大家都不说话,便失望地转身,慢慢地向门口走去。

纪绪对杜十娘说:“杜姑娘,你怎能这样,你如何忍心让巧儿回家受罪?”

杜十娘道:“关键是,我不缺少丫鬟,我又不是老鸨,还需要筹备雏妓……”

纪绪生气地看了十娘一眼,说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我们读书之人,要学什么?无非就是仁义嘛!今天巧儿碰到如此难事,我们岂能弃之不管?”

纪绪边说边气冲冲地追巧儿去了。

————————————

注释

[1]为什么古代卖孩子的人,要在孩子头上插根草?

我们在电视剧里可以看到一个剧情,那就是走投无路的姑娘,或为了生计或为了葬父,跪在街头卖身为奴。可是,除了挂一块牌子外,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在头上插一根草。

比如在《初刻拍案惊奇》中写道:(兰孙)真正无计可施,事到头来不自由,只得手中拿个草标,将一张纸,写着:‘卖身葬父’四字,到灵柩前拜了四拜。

卖身插草是从买卖货物中演变过来的,不光卖身卖儿卖女,卖别的物品也是如此。最著名的例子当属杨志卖刀,那是在杨志因为丢了生辰纲,倾家荡产赔给了高太尉,却没有能够官复原职。在穷困潦倒之际,他想到了将祖传宝刀拿出来卖,《水浒传》中写道:杨志寻思,“却是怎地好?只有祖上留下这口宝刀,从来跟着洒家;如今事急无措,只得拿去街上货卖,得千百贯钱钞好,好做盘缠,投往他处安身。”当日将了宝刀插了草标儿,上市去卖。

另外,还有范进卖鸡、秦琼卖马也有类似的情节。为什么买卖东西就要插上草标呢?

相传,这个习俗形成于晋代。当时的农村已经出现了集市,赶集的地点大多选择在驿站附近。原因很简单,这里四通八达,道路宽敞,很有利于货物的中转。

当时的驿站,使用的交通工具自然是马或者马车。因此,当四面八方的卖家和买家涌进驿站附近时,顺手就拿一根草放在货物旁边,表示该货物出售。由于当时的普通百姓文化程度低,文盲率很高,能写字的人没有几个,写出来别人也不认得。更何况当时十里不同音,方言极其难懂,所以这种草标获得了极大的认同感。

人们只是在贱卖东西时才插草,从来也没有听说过谁家卖豪车卖豪宅是用草来标记的。插草就是货主向买家表示:我的货物很贱,贱得如同草一样,快来将它捡回家吧!

久而久之,比他们更穷的百姓,遇到棘手的事情,也只好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插上草标——要么是如花似玉的姑娘被自我出卖,要么是已经达不到温饱的人卖儿卖女。他们插上草标,就表示自己或者孩子的命已经不值钱了,只要用很低廉的价格便可以领走。

这种情节,到后来竟然引申为“插标卖首”的故事,最先是在小说《三国演义》之中,这是在原著第二十五回《屯土山关公约三事,救白马曹操解重围》中,关羽暂时投降曹操,并随他来到河北,当看到威风凛凛的颜良时,关羽豪情万丈地对曹操说:“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

这里的意思,就是指关羽自信颜良并不是自己的对手,和他对阵,就如同将草标放在自己的头上,没有什么悬念,就是在贩卖自己的性命而已。

关羽处于东汉末年,当时卖人没有用草标,甚至连卖东西都没有如此。《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是以他本人所在的元末明初的年代,按照他当时的风俗习惯,虚构了这一段情节,所以在正史之中并无记载。

所以,在古代出卖自己,并没有写一大堆广告词,仅仅是一根稻草,就轻率地决定了穷苦百姓的一生。喜欢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zeyuxuan.cc)叹流水兮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

最新小说: 皇上,咸鱼娘娘她不想出冷宫 农娇有福 春满京华 前世惨死!重生嫁傻王夺你江山 搬空侯府后,揣着孕肚去逃荒 与闺穿 云烟红妆 妖孽王爷盛宠之萌妃闹翻天 妻主请饶命 天子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