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片刻,就见一个很魁悟的人走了进来。他涎眉涎眼笑嘻嘻地向着于家母女轻狂。
清婉已经吓得不敢作声了。
白夫人便双眉倒竖地指着也先铁木儿骂道:“你这个无耻的匹夫,强抢人家妻女,自有神天鉴察;你们这些狗才,作恶多端,总有一天,会不得好死的。”
也先铁木儿听她骂完,倒也不生气,又走近身去,便欲拥抱,不留意被白夫人狠狠的打了一击耳光。
这一打,倒把这恶魔丞相给打火了。他发怒道:“你这个贱人,到了我这儿还敢打人?”随即呼来恶妇数人,把白氏的衣服剥去,用带子捆在床上。
也先铁木儿当着清婉的面淫污了她的母亲,又好像意犹未尽,便唤来那群恶妇,想要再剥掉清婉的衣服。
躺在床上,被捆住手脚的白氏苦苦哀求:“她…还是个姑娘……你就…放过她吧……”
“哼,本相喜欢的就是姑娘。”
“我女儿…这几天…正值身子不爽……望丞相放过她吧……”
“我岂管她爽与不爽?只要本相爽,就行了。”
“这…腌臜之身……对丞相不利啊……”
“不利?有何不利?”
身边的恶妇告诉丞相说:“她是说,她女儿这几天月经来潮了。”
也先铁木儿笑了,说道:“看来白夫人很懂事么,还知道为本相着想……这样吧,要是你女儿真的来潮了,本相就放过她;要是你敢骗我,可就别怪本相不客气了……”他对身边的恶妇说,“扒下姑娘的衣服,验明正身。”
几个恶妇一齐动手,扒掉了早已吓傻的清婉的衣裳。
衣服扒掉后,哪有什么来潮,只有清婉吓尿的湿裤子。
也先铁木儿一看,骂道:“你这个贱人,竟敢骗我。”说罢,便饿狼般地扑了上去……
白氏痛哭流涕,眼见着自己女儿任畜生侮辱。不过,她心里也纳闷:怎会没来潮呢?
天,渐渐暗了。
是谁在翻唱着那凄凉幽怨的乐曲,伴着这萧萧雨夜,听着这风声、雨声,望着灯花一点点地燃尽,极度痛苦而又绝望的清婉,心中所有希望也随之湮灭……
————————————
注释
[1]太医院
太医院是古代医疗机构名称,是专为上层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医政及医疗保健组织。
太医院始设于金代,隶属于宣徽院。太医院的最高长官是太医院提点(正五品),下设使、副使、判官等。掌诸医药,总判院事。此外,太医院中还设管勾主管医学教育,另设有各种名称的太医和医官。
元代的太医院是秩正二品机构。开始时长官为宣差,后改为尚医监、太医院提点等。其行政隶属于宣徽院。最高长官之下设院使、副使、判官等名目。元代太医院掌管一切医药事务,官员品秩普遍高于任何朝代。
明代也设有太医院,其长官初始称作太医院令,后改称院使。明代在北京和南京各设一个太医院,但是北京设置的太医院是最高医药管理机关,设有最高医政长官院使,下设院判。而南京太医院只设院判不设院使,以便服从于北京太医院的领导。
清代只设一个太医院,院使正五品,总揽医药行政及医疗大权。清初,御药房也划归太医院管理,全国医官统一由太医院差派、考核、升降,从而加强了统一领导。但这种体制未能坚持下去,礼部管生药库,总管太监管御药房,削弱了太医院的功能。清朝中晚期,医政管理较为混乱。
总之,从金至清,太医院作为全国性医政兼医疗的中枢机构延续了七百多年。
那么,“御医”和“太医”有什么区别?
“御医”和“太医”都是医生职务称谓,专门服务皇帝及其皇帝宫廷中的嫔妃家眷,直接听命于皇帝、指定的大臣、娘娘等。
“太医”一词最早可追溯到秦代,当时设有“太医令”一职。西汉时已有太医的官职设置。唐宋时期在太常寺设有太医署或太医局,金朝开始称太医院。元代的太医院已经成为独立机构,负责医疗,并制作御药。
到了明代太医院则已经有了分科。在《大明会典》记载,太医院为正五品衙门,设院使、院判、御医、吏目等官职,吏目以下还有冠带医士、医士、医生等不同职位。
与太医最根本的区别是,御医才是在真正意义上为皇族诊治疾病的大夫,等级自然也要比太医高。在清代御医院又叫“太医院”,所以御医确实被人们尊称为太医,但是被尊为“太医”的绝大多数都不是御医。太医院职官品秩原定为:院使正五品,左、右院判正六品,御医正七品,吏目八、九品各十三人。
自官办医学教育开展以来,多数御医的选拔是由官办教育中的医学生经过多年的系统培养,层层考核,筛选出其中优秀者为宫廷服务。据清代官方典籍《大清会典则例》和清末御医任锡庚所写的《太医院志》,御医是太医院中的固定官职,人数约在十人左右。
御医的官秩起先为正八品,但准许用六品冠带,后提为正七品,仍准用六品冠带,并可用貂皮、挂数珠。一般而言,御医属于皇家的私人医生,不给外人服务,除非皇帝派遣他们去给某个指定的对象诊病。喜欢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zeyuxuan.cc)叹流水兮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