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泥:一定要爱着点什么,它让我们变得坚韧、宽容、充盈。时间是公平的,活一天就拥有24个小时,差别只是你是否珍惜了它。新的一周!把握时间!
董美:愿我们每天都精彩,每步都平安,每刻都快乐,每分都如意,每秒都幸福!早上好!
岳燕:养育生活和家庭生活有时可以成为正念修习的绝佳练习场,但是如果你意志薄弱、自私懒惰或者不切实际,那绝对不行。养育如一面镜子,它迫使你审视自己。如果你能从中学习,那么你自身也会有所成长。
建康:当善良遇见善良,便是人间最美丽的邂逅。莎士比亚说: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无论贫富,无关回报,千帆过尽,仍存赤子之心。
……………………
商诚:觉察对方行为背后的正面动机和需求
被看见是我们每个人最渴望的心理需求之一,无论是被重视,被关注,被认可还是被感谢,被理解等等,被看见了就会让人产生被爱的感觉。这是人性的基本需求。
昨天看了大家的互动反馈,发现大多数同学都有意识了,接下来就是不断的练习能力了。
在看见里面最难的不是赞美和感谢,这些有意识就很容易做到。
不容易做到的是什么呢?
我们都希望被真正看见,但我们很多的情绪又来自于这个需求的不被满足。
所以很多的关系破坏或关系冷漠也是来自于彼此没有看见别人的能力。
只要一方拥有这个能力,另一方就容易被影响或被效仿。
因此今天我们练习的主题就是不那么容易做到的“看见”里的其中的一种能力,看到对方行为背后的动机。
我们平时看到对方行为的时候,?会自动化的给对方的行为下定义,贴标签,从而产生评判对错好坏。却忽略了眼睛看到的大多是来自于自己内在的投射,不一定是真实的。
往往在对方行为的刺激下会激活我们过往的创伤或脆弱的部分。
我们就容易沉浸在受伤的感受里,而忽略了对方表达背后正面的动机。
为什么我们要关注对方行为背后的正面动机呢?
因为每个人的行为只和他自己的需求有关。
而往往我们潜意识会把对方的行为和自己联系在一起,这就是自动化投射反应。
所以我们就很容易和对方的行为产生情绪反应,造成与对方的冲突和矛盾。
因此只有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他行为背后的动机和意图,才能够产生接纳和理解,并避免误解。
当你看到了对方的需求意图或动机时,一定第一时间表达出来和对方做确认,即使看的不对,对方也有机会澄清,这样对方会感受到被理解,被尊重和被爱的感觉,接下来的沟通会变得更顺畅,关系就会更亲密了。
时刻保持觉知的形成习惯,你会发现时间长了你就会看的越来越准了。情商沟通高手就诞生了。
……………………
春泥:当你变好,你才配得起更好的。[链接]被网友的讨论刷屏了!易怒父母容易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春泥:去学习,请亲人们到朋友圈帮着点赞,谢谢!
春泥:[链接]【幸福教师公益项目】送给老师最好的寒假礼物——释放压力,拥抱幸福的味道。
建康:母亲在孩子面前,不是在谈判桌前,不需要用批评、挑剔和要求完美的眼光去看待孩子。
母亲咄咄逼人的态度、尖酸刻薄的语言、驾驭一切的行为和自以为是的判断,对孩子的自尊、自信的伤害远大于应试教育。
母亲是家庭的气象台,氛围的好坏全取决于母亲性格。
家庭氛围影响着整个家庭,首当其冲的就是孩子。
而母亲的性格,则是由父亲决定和影响。夫妻关系永远是家庭关系中的第一位。
……………………
春泥:真正点亮生命的,不是明天的景色,而是美好的希望,我们怀着美好的希望,永远相信明天会更好,永远相信不管自己再平凡,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
岳燕:如果你是一位父母或祖父母,可以试着将孩子看作你的老师。不时地静静观察他们,仔细听他们说话,揣摩他们的肢体语言。通过他们的仪态姿势、所见所闻、行为举止评估他们的自尊心。他们此刻的需求是什么?他们在一天中的这个时候需要什么?他们在人生的这个阶段又有何需要?问你自己,“此时我当如何帮助他们?”然后追随自己内心的答案。而且要记住,在很多情况下,最没用的可能就是建议了,除非在确实需要建议的时候。而这个时机是需要你好好把握的,而且你还得注意说话的方式。只需注意力高度集中,保持绝对清醒,包容、陪伴,这就是给予他们的最好礼物了。
……………………
商诚:活出自己的生命力
人活着会被赋予各种角色。假如你被他人设定了角色,并按这个被指定的角色去活,你就只能活在别人的眼光里,只是扮演着人家指定的角色,为了让别人满意,你时刻都在努力的表演,但无论你怎么努力,依然会被指责,被评判,被否定,被失望。
慢慢你会发现,无论你怎么努力也无法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总会有人对你不满意,因此你也开始否定自己,可能自己就是不行,就是无能,就是不好,你焦虑,烦恼,痛苦,不知道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
慢慢的自己失去了独特的个性,丧失了自己原本的生命力。
不知道如何去面对那个不好的自己。只能祈求他人的指引接纳和赞许,才能让自己感受到自己活着的一点点意义。
醒醒吧!你不能再迷失自己,你要活出自己的生命力。你要做自己命运的主宰者,即使别人否定、批评,你也不能就此认为自己不行。无论如何,你都是最独特,最有力量的,任何时候都不能看轻了自己。
当你保持真我,勇敢做自己时,和谐的内心会使你充满一种真实的能量,它会帮助你不断地成长。不断地摆脱心灵的羁绊,喊出自己的声音,走着自己的路,活出自己的生命力。
好用的方法:
1、每天资格感练习十次,我有资格……我有能力……我爸爸允许我……我妈妈允许我……后面可以加上做我自己想做的角色,还可以说:我爱我自己,我喜欢我自己,我拥有巨大潜能,我一定能做好自己(我一定能……)。不断重复加强,自我价值感会很好的增加。
2、说话多用我开头,并且手势上给自己一个确认,指向自己或者拍拍胸口。
3、经常积极正向自我对话,问问自己我是谁?我在哪里?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通过不断优化提升我可能会取得哪些成功?
自我价值感就像银行需要不断充值存款才会越来越强,久而久之就会内在丰盛外在丰盈。
……………………
董美:祝福是心愿,牵挂是思念,不论风和雨,真情永不变。亲们,照顾好自己!
幸运:繁忙的生活中,从这里每天可以学到一些养育孩子的知识,感谢分享!
幸运:@春泥——在朋友圈点赞了。
春泥:谢谢,连续七天,今天第二天。
建康:父母对孩子要坚信:
孩子一生下来,便爱、信任及听从父母的。
孩子再坏的行为都不是针对父母的。
家长对孩子付出的爱是没有其他任何东西可以代替的。
每个孩子都在不断地努力学好,就算当他弄得最糟的时候也一样。
每一个孩子都具备使他拥有一个成功快乐人生所需的全部能力,家长只不过是帮他把这份能力释放出来。
孩子的任何行为都不等于整个人。
家长是每个孩子成长结果的最大决定因素。
所有亲子关系的改善,必须先来自家长的一些改变。
……………………
春泥:心是一个人的翅膀,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岳燕:反思励志
高励志产生自我高要求,高要求产生高压力,高压力导致抑郁症高发生率,高发生率导致高自杀率——这是典型的精英自我毁灭路线。
人生而有“志”,不需要“励”。励的后果,要么是志的亢奋,要么是志的萎靡,前者会突然断裂,后者会渐渐枯槁。
世上没有差的生命,只有差的遭遇。生命只需要正常对待,就可以正常生长。
生命成长所需不多,无非阳光雨露。爱和信任就是阳光雨露。
……………………
商诚:有效沟通
关系是沟通结果的前提,就是说当你和别人沟通没有效果的时候,不要着急给别人贴一个叛逆、油盐不进、听不懂人话等标签,而是要负起百分百的沟通责任。
沟通的效果取决于对方的回应。看看自己和对方的关系是否到了,你说的话对方才能够进入理解明白的地步。
作为沟通的发起者,一定要对自己的沟通效果负全责!什么叫负全责?就是在沟通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的时候,一定是自己的沟通方式出了问题,而不是对方出了问题。什么叫不付全责?沟通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的时候,认为对方就是听不懂自己说的话、这个人无法沟通、他就是听不进我说的话,给对方贴一个标签或者是对方没有按照你的意思来交流,这就是对沟通的结果不负责任,因为你把责任推到了对方身上,认为沟通的结果是要让对方按照自己的意思、自己的想法来才可以。
因为你作为沟通的发起者,你需评估对方当下的状态,你需评估对方怎么样才能接受你的表达方式!评估你们当下关系的现状、彼此之间信任的程度、彼此之间亲密的程度等等,有没有到他能够接受你所有信息的程度。
如果你们的关系还没有达到接受你信息的程度、你们的关系还不足以支撑你给他传递的信息和他能接受的信息,首先你需要做的,是你先要去修复你们之间的关系,或者是重新建立你们之间的信任关系。
因为所有的沟通效果都是取决于你们之间关系的。当你们的关系不OK的时候,你们的信任达不到基本值的时候,你这时候传递任何信息对方都是接收不到的。
我们其实估计都会有这种感觉:当我们信任这个人,当我们喜欢这个人的时候,他随便说什么,我们都愿意听,都愿意接受;但是当我们不喜欢这个人没有信任感的时候,他说什么都不重要,因为他其实不开口说话、就站在你面前、你就已经抗拒他以及和他有关的一切了!
各位有过这种体验吗?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过这种体验。所以你就明白关系是所有沟通效果的前提!一旦你破坏了关系,即使你的沟通技巧再高明、你的用词再精准、你的语言再有力量,都没有用!因为在你说这些话之前,看起来你在他面前,但他已经把你抗拒在他的世界外面了。
要想建立好的关系,大家可以参考之前分享过的各个主题,比如,如何提升自我价值?如何看到对方?如何带着爱倾听对方?如何带着爱去表达?……
……………………
董美:良好的心态是快乐的源泉,健康的身体是人生的本钱,愿每一天心中都阳光灿烂,愿我们都一生健康平安!
春泥:一个真正有品牌影响力的人,他一定有这三颗心:感恩心、恭敬心和慈悲心。感恩是一切的基础;敬畏才能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慈悲才能容纳更多人,影响更多人。
春泥:相信相信的力量,相信孩子能自己解决问题,通过认同他们的感受或拥抱来支持他们,但是不要救援或修复。孩子真的很需要来自父母的信任,而不是老是被说“你还是个孩子,这个你不会,我帮你。”信任能赋予他们能力感,而这正是我们希望孩子从我们的教育中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