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恐怖悬疑 > 谢绝假言怪谈集 > 第35章 深宫往事(4)

第35章 深宫往事(4)(2 / 2)

那孩子道:“有些的确是要卖去当奴仆的,我们这些人却是要卖进皇宫当太监的。

杨帆又惊又疑:“那你们为何不逃跑?

“逃跑到哪儿去?去做太监也没什么不好呀,我们村子里,三十八户人家就有二十六户人家的孩子要进京去当太监。”

杨帆闻言神色数变,呆了一下,才又问道:“难道你们都是自愿的?”

那孩子道:“是呀,反正家里穷,做了太监,就从此不愁吃不愁穿了,比在家里强多了。我们村的赵成双家,就是因为有人进宫做了太监,全家人都过上富贵日子了,现在他们全家都搬到了长沙城里,做起丝绸生意来了。”

“是呀,我二叔他们一家人也是这样变富的!”黑暗里又传来一个孩子的声音。

“哦,你二姨家也是这样变富的?”先前那个孩子兴奋地问道。

“是呀,我二姨家本来在村子里一穷二白,二姨夫又不爱种地,所以就将我大表哥送进宫里做了太监。现在我大表哥听说在宫里混得很好,不但每月都能拿到五两月钱,而且还经常得到主子例外的赏赐。他进宫才八年,听说就存下了上千两银子!每年二姨进京去看他,他都会托人送给二姨百十两银子,现在二姨一家人什么也不干,就托他的福过活,成了村子里日子过得最滋润的人了,每天都能称二两肥肉吃!”

“啊,你二姨真有福!我听说有人进宫做了太监后,从此不认家人了。”

两个小伙伴一说到进宫做太监的话题,顿时谈兴甚浓,将杨帆晾在了一边。

杨帆此时头疼得厉害,也懒得开口,回到铺上,一边痛苦呻吟,一边默听他们说话。

这些事情他以前全未听说过,自然很感惊奇。寻思:“想不到他们的父母竟然如此无情,明知自己的孩子是要被送去做太监,也会把子女卖给刀家庄!”

其实他不知道,这种事在当时非常平常。很多穷苦人家,为了谋生,都不惜将自己孩子送去京城净身。

自宋代以来,宦官便成为人们求问的一种职业。大量穷困人家的子女为了生计和富贵,而自愿成为宦官候选人,由于自愿者越来越多,以至于到了明清两代时,达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

明清两代浩大的自宫队伍说起来令人吃惊,在京效、河北民间,自宫甚至成为一种时尚。

当地人几乎无不看到或听到某家某人做了太监后,给家族带来了权势和荣显。这些人被大富大贵的光环所吸引,于是争相去做太监。

太监这种职业,对于穷困且无赖的人吸引力很大,甚至有一些人已经成家了,因痴想威福,也会去做太监。

还有一些无赖,在市面上混不下去了,而去做太监。如明末最大的太监魏忠贤,以前就是一个赌徒,因还不起债钱,被债主追得又羞又恼,于是愤而入宫做了太监。

不过,这些人大半是由自己亲人带往京城净身并送进皇宫的。像这样转卖给人贩子,倒不多见。

明代每隔数年才会新选三千名左右的太监进宫,而每次自愿净身以备选者就愈万人。尽管多数自宫者未被选入皇宫,太监就饱和了,但这种供大于求的局面却始终无法控制。

据清代整理明宫用度时,就发现明宫里太监多达十万人,比宫女九千多出十倍(作者按:十万之数,其实包含锦衣卫、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以及各行宫中的太监,真正住在宫里的太监,大约只有三万余人)。

随着自宫者队伍的增大,又衍生了另外一种相关的“生意”:

一些人贩子每到皇宫选新太监之年,就用各种办法,弄来大量的童男,运到京城请专门作坊里的抄刀师傅替这些童男做阉割手术,然后将他们卖进皇宫做太监。当时有不少人专靠此等生意而发了大财。

刀家庄上代庄主刀白清正是靠做这种生意起家的,他死以后,女儿刀应凤成了当家者。虽然与几名师兄弟又联手干上了别的一些更大的“生意”,但这种做太监的“传统生意”一直没有放下。

他们早在年初就通过自己在京城里的门路,打听清楚了今年皇宫选太监的准确日期,所以早早便开始准备,千方百计,凑了一共八十九名童男,准备运去京城卖进皇宫。

刀家庄弄这些小孩,也是因人而异,对于自愿者,就直说目的。而对于更多的人家,则是用欺骗等手段。很多人以为刀家庄是要把他们的孩子转卖到江浙一带大户人家去做奴仆,虽然难舍,但想到孩子卖进大户后比在自己家里强,便忍痛卖了。喜欢谢绝假言怪谈集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谢绝假言怪谈集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

最新小说: 我行走在深渊世界 我在东瀛当黄毛 我能回档不死 长河诡棺 惊魂雾 缺陷异世界 诡门大开 怪谈异闻 我最喜欢诡异了 呓语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