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都是宋騎?”丘處機再次打量着不遠處那開始集結起來的五千人,烏壓壓的一大片,如同草原上的野馬聚集在一起似的。
“可以這麼說。”葉青也回頭看了一眼不遠處整裝待發的五千人,而後向趙乞兒招了招手,示意他過來。
“你既然是宋人,爲何要跑到草原上來?而且……你們這多人,是怎麼可能瞞得過金人一路過來的?”譚處端愣了下,看着葉青的神色不像是說假話,所以他很想知道,宋人這麼多兵馬,是怎麼從金人的土地上,一路跑到這裡來的。
丘處機則是不說話的靜靜的看着葉青,腦海裡開始浮現那天大雪之時,自己跟譚處端被震徹天地的爆炸聲跟一股風浪波及,而後才帶着傷,找到了葉青他們紮營地方的情形。
“你們與金人交過手了?那天的爆炸聲便是你們所發出的,殺了金人好幾千鐵騎後,迫不得已輾轉到草原上來了?”丘處機內心有些震撼的問道。
“錯,我是真正的訪友。”葉青笑着回答道,而後對着趙乞兒說道:“不必跟我們同行了,帶上人護送兩位道長前往武州,而後你們再原路返回。”
趙乞兒先是愣了一下,但自燕京之後,不管是他還是潑李三、老劉頭,已經形成不再聽命行事的下意識,所以也不問爲何還要護送兩個無緣無故的道士回武州,便開始去召集人手。
葉青一把拉住趙乞兒的手,而後低聲說道:“交給皇城司的人,一路監視他們回芮城或者是棲霞,而後才撤離。”
“行,我知道了。”趙乞兒點點頭。
武州有沒有皇城司的人呢?
自然是有的,隨着董晁等近三千人,隨着市舶司的船過來了兩次,再加上虞允文又送過來一批,當初董晁那三千人,如今已經是散佈在燕雲十六州的各個角落了。
“你真要阻止我們前往草原不成?”丘處機跟譚處端開始有些慌了,想不到這個宋人,竟然不由分說的,真要送自己兩人回金人的武州城。
“不錯,我不知道兩位道長是不是能掐會算,還是真的有預知事物的能力,但我絕對知道,兩位道長前往草原,絕不是訪友、更不是遊歷那般簡單。丘道長即然能夠看到金國已露頹勢端倪,想必也算出了這天下未來的主人會是誰,或者是已經分析的八九不離十了。兩位有仙師遺志,志在把全真教發揚光大、揚名四海,但也不能不顧及同爲宋人的風骨以及中原百姓的福祉,更應該多想想我大華夏民族的未來該如何是好纔對,一味的只追求傳經佈道,不理塵世之間恩怨情仇,怕是也已經脫離了仙師王重陽的初衷了吧?”葉青神情嚴肅,看着兩人正色說道。
“貧道不過是……。”丘處機看着數十騎緩緩向他們走過來,想要繼續解釋道。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金國勢微、宋廷孱弱、夏人向無大志向,遼人如今更是如同驚弓之鳥,龜縮於極西之地不敢向東一步,只敢在西邊與大漠的小部落廝殺、擴張,而草原上如今韃靼人雖然看似一盤散沙,但他們打小部落實力越來越分明,越來越有一統之勢,所以不論日後哪個部落統一了草原,那麼都有問鼎中原之勢。如此一來,若是貴教能夠藉助着草原上最強大的勢力,自然是可以平步青雲,跟隨着他們在一統中原之時,把貴教在中原發揚光大,達到唯我獨尊的局面,對不對?”葉青不給丘處機說話的機會,多少有些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說道。
“貧道……。”丘處機被葉青的一番話問的有些啞口無言,雖然說他心裡頭,確實如葉青所言,是希望能夠把全真教發揚光大,但也沒有葉青說的那麼猥瑣不堪、唯利是圖。
“話糙理不糙,向來實話都是最難聽的。我並非是有多麼高尚的品格跟情操,但即然說道此處,在下倒是想問道長一句,道長可曾想過,若是有一天,如果真有一支草原上的部落統一了中原,道長覺得對於中原百姓、對於華夏民族的文明傳承,到底是福還是禍?貴教的利益重要,還是華夏民族的利益更應該靠前一些?”葉青語氣平淡、神色平靜,這一刻倒是頗有一絲以身正道的名家風範。
“貧道早已經脫離囂囂紅塵,世俗之事輪不到貧道來定論,也不是僅憑貧道一人,就能夠改變你嘴中的華夏民族的文明傳承。何況,何爲華夏文明之傳承?草原上的一切,難道就不是華夏之燦爛文明?”丘處機向前一步,大有要跟葉青開始論道之勢。
“文明同樣分先進與落後,道長可曾想過,若是韃靼人一統中原,中原的那些文化又能真正的保留幾分?又有多少文化因此而被葬送在鐵騎之下?金、夏、遼、宋的滅亡,帶來的大一統,又能保留幾分漢唐之風?華夏民族又該在被一統之後何去何從?道長雖不至於有如此影響力,但若是隻爲一己之私、只爲貴教的利益,而刻意結交韃靼人,在下是絕不會坐視不管的。”葉青說道最後,堅定的搖着頭。
(ps:接下來又該是最發怵的打鬥章節了,該怎麼寫啊,誰能給點兒參考或者好的提議啊!!!!!!!!)
<div id="div_content_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