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已是三十日后。
凌花洞深处,那座水中高台上。
尖叫、哭泣、咒骂,都已不再。
只剩下一个憔悴而麻木的老妇人,将一件又一件宝物投入一团法术流云当中。
那云气犹如无底洞,将所有进入其间的存在都一口吞下,再不能见丝毫影踪。
即便凌花姥姥已经不断投入自己珍藏的宝物,但她的气运、仙元,依旧不可逆转地一点一点被削减。
因为,来自沈白的索取,在这三十日内没有哪怕一丝停歇,而且索取的数量越来越大。
凌花姥姥已经绝望了!
她自己的珍藏、郝间往的珍藏,已经几乎全部赔了进去。
凌花姥姥麻木地再次伸手,这一回,她发现,什么东西都没摸到。
麻木地转动眼神。
“不!”
没了,全没了!
凌花姥姥被刺激到了,用尽力气发出又一声尖叫。
她在不知不觉中,竟连纳物袋都投入了法术!
可是,沈白的索取根本没有尽头!
仙元又开始飞速减少了!
凌花姥姥颤抖着,从体内唤出了一件手杖法器,满是不舍地将它送进法术中。
然后,是鞋子、簪子、束腰……
一身法器,最后的法器,都填了进去。
凌花姥姥崩溃了:“沈白,你到底在做什么!这么多东西,怎么可能还填不满,停下来,停下来啊!”
承负之术,最大的可资利用的漏洞,就在于“一取一还”。
或许最初颛顼道祖设下的这一规则,指的就是取一分还一分,而非取一次还一次。
但,后续继承、修习此道的修士,显然不肯只做公平交易。
当然,也或许道祖的本意,就是要容许取一次还一次,只要手段高明,这一次不曾中断变成两次,那就随便你取多少又还多少。
总之,道祖的本意无人能够揣测。
但,就承负之术的“取还”来讲,只要你实实在在捉到了别人欠你的证据,并且你能够有能力凭证据所要赔偿,那就能得到以颛顼道祖为背书的,索赔资格。
当然,这索赔并非毫无限制。
其中一取一还只是限制的一种。
其它限制也还有很多。
就以沈白与凌花姥姥为例。
当初凌花姥姥应无遮天魔鲍吞晶的请求,出手试探沈白,如果沈白心有邪念,不愿补偿裴松之,那么凌花姥姥就可以利用承负之术,阻碍沈白的道途。
因为,裴松之带给沈白的,正是帮助沈白推开了通向更高道果的大门,算得上是襄助沈白成道。
襄助成道,可以仍用襄助来抵偿,也可以用阻碍来赔付。
以承负之术算计,就必须是与事机相关联,不能说起因在襄助成道,结果偿还时给你来一盘美食,除非那盘美食正是成道之机,否则就不成立。
凌花姥姥当日算计沈白,必须借助裴松之的事机。
被沈白捉住首尾,镇压了线索,便自承继了当时的事机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