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朝中大臣心里迁都可不是一件小事,它牵涉到各方面的关系,林林总总,当初就有一些人同意,一些人反对,一时乱纷纷。同意的多数是跟朱棣一起“靖难”的部院大臣,反对的都是一些科道言官。怎么摆平这些言官,让他们心服口服的同意迁都,使得迁都上下统一意志,平稳过渡就成了一道难题。朱棣突发奇想就问起一边的皇太孙朱瞻基来:
“孙儿可有什么好办法吗?”
这可是皇爷爷在大事上第一次询问朱瞻基的意见,他吃了一惊,有点意外,但又不甘心让皇爷爷失望,怎么回答才好呢?朱瞻基望了一眼不远处的倾城,只见她悄悄地用一根手指戳在自己的手掌上,不动声色的向朱瞻基示意。凭着两人之间多年的默契,朱瞻基立刻明白了,转而正色的对朱棣回答:
“皇爷爷,这不就是矛与盾吗,只需让他们去争辩,无解时自由皇爷爷说了算。”
”嗯,好主意。“
永乐帝朱棣立即下旨,迁都之事让这些科道言官与部院大臣一起到午门外跪下对辩,迁都到底好不好,让双方各抒己见。
当其时那天,正是清明时节,宫中御花园里,柳絮似雪在空中飘舞,梨花胜雪凝落在枝头。
午门外的广场上,上百名言官与大臣分跪两边。
一院部大臣侃侃而谈:
”吾皇迁都甚有远见,北平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南襟河济,北枕居庸,关口百十,此乃军事要地,地理优越,有利于就近防御漠北蒙古各部的骚扰和入侵威胁,可形成天子戍边,有利于大明边界安稳。”
一言官亦随之站起言之凿凿:
“京师虎踞龙盘,乃六朝古都,具王者之气,自太祖皇帝开国定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岂能轻言迁都劳民伤财,迁都违背祖宗之意,万万不可行啊!”
有大臣又慷慨陈言:
“纵观古今,有南面为王之说,北平形胜之区,东连山海,南府平原,沃野千里,足矣控天下,摄四夷。建都北方,方可称王而长久。史上不管南北朝时期的南朝,还是五代十国的南朝大多短命。迁都北平关乎大明龙脉,且北平乃当今皇上做燕王时的封地,经营与此二十多年,占据天时地利,实乃龙兴之地,成帝王万世之都也。”
众言官闻言立即驳斥道:
“这北平实是荒凉之地,经济衰落,资源匮乏,贸然大批朝廷百官和军队涌入,势必急剧增长大量人口,将完全依赖于千里的远路运输供养,为百姓增加异常沉重的负担,导致大量消耗国力,得不偿失啊!”
言官和大臣们正激烈的对辩之间,天忽然下起了雨,不一会就个个淋得像落汤鸡一样,可是没有皇帝的旨意谁也不敢站起来离开。但谁也不觉得尴尬,也不觉得侮辱,。他们冒雨跪着,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一天没结果,第二天继续。
第二天,午门外,百官刚一跪下,不巧,天公不作美,雨又不紧不慢的下起来。永乐帝朱棣和皇太子朱高炽、皇太孙朱瞻基站立在城楼上不温不火地看着,官员们跪在雨中,不依不饶地争论着,这场景看起来有点滑稽,然而中国中世纪的民主政治,便是在这种滑稽中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最后官员们终于忍耐不住烦躁起来,有人动起手,他们乱成一团,相互撕扯着,要出人命了!
喜欢大明宣宗皇后传奇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大明宣宗皇后传奇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