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明末屠夫 > 第213章 九九八十一难

第213章 九九八十一难(1 / 2)

长枪如林,大斧似雪,军旗列列,军阵森严。

杨炯站在金川门的城楼上,俯瞰着城墙外面一个个千人队方阵,心里憋着一口气。本以为和平解决了大鹏鸟被抓的事,杨炯便邀请南京六部衙门参加**,算是代表朝廷对出征将士的认可。为表诚意,请柬里都夹带了不少的银票。

不曾想,到现在,大军在城楼下列阵都一个时辰了,连半个人影都没见着。

虎山军的将士,都是湖广、两广子弟,距离辽东好几千里。就像后世说的那样——他们真正是为别人在流血。他们的鲜血和性命,就是为了保住华夏衣冠,为了保住大明风华,为了他们面前的这座六朝古都。

前世后世的情绪情怀在心中聚集,杨炯脑子有些沉重的空白,完全说不出话来。

又等了不知多久,周鹏靠上前来,说了一句,“将军,吉时已到,应该校阅全军了!”

杨炯转身看了看周鹏,又转身望向城下不动如山的军阵,脑子还是有些空白。

见杨炯许久没有动作,周鹏犹豫了一下,继而重重说道,“将军,想必留都六部衙门是不会派人来了。再者,虎山军的将士是忠于将军,这才千里迢迢、不计生死追随将军北征抗虏。将军无需多虑,开始校阅吧!”

一旁的秀才听了,突然用尖利的嗓子喊道,“吉时已到,准备校阅!”喊完,一把扯过石锤手中的旗帜,拼命摇了起来。

杨炯被秀才的举动给惊醒了。想那么多干什么!现在的武夫,后世的军人,不管社会承认与否,不管政权善待与否,为他人流血牺牲不都是天职,不都是宿命么?!

杨炯定了定神,慢慢拔出佩剑,猛地上举指天,吼道,“我虎山军——”

片刻寂静,城墙下面的方阵发出雷鸣般的怒吼,“威武!威武!威武!”

杨炯转身跑下城楼,骑上黑风,便开始巡阵。杨炯一手持缰,一手扬剑,靠近一个方阵,便剑指方阵,纵声疾呼,“虎山儿郎——”

所在方阵的将士,立即举起手中的武器,高声回应,“——披甲舞戈,纵横天下,不死不休!”

一路巡阵,一个个方阵潮涌般炸裂呼喊。这些呼喊,是每名虎山军将士对北征的豪情宣泄,也是对南都官员的失望与愤怒。很明显,等了这么久都没见人来,也太欺负人了——指挥使大人带着大伙千里迢迢北征抗虏,你们这些当官的,难道就不能送一下?

巡阵完毕之后,杨炯疾驰返回金川门城楼,各个方阵则同时跑向金川门。因为杨炯后世的习惯,对虎山军队列训练要求比较高,也真因为这样,各个千人队跑动起来,依然保持了横平竖直折成线。不变的队形,如林的器械,雷鸣的呼喊,将士们身着鸳鸯战袍,宛若一片片火红的云朵向金川门聚集。

虽然没有官员前来,但附城而居的老百姓,还有远处城墙上的京营将士看到这一幕,一个个被吓得目瞪口呆。

待将士们在金川门集结完毕,杨炯摘下头盔,举起佩剑,大声吼道,“虎山军为保我大明江山,将士们誓师北征。今日渡江,不胜不归!”

杨炯说完,身旁的一众亲卫跟着高呼,“不胜不归!”紧接着,城楼下响起潮涌般的鼓噪怒吼,“不胜不归!不胜不归!不胜不归!”

……

校阅结束,大军直趋燕子矶码头,杨炯也撤回了把守金川门的士卒。或许是慑于虎山军校阅的气势,一时间京营那边竟然不敢派人过来接防。直到金川门城门洞开几个时辰后,在史可法和守备太监的一再催促下,京营才派出了一队人马。

燕子矶码头,各类大船小船云集。小船都是雇佣附近的渔船,大船则是操江总督刘孔昭派来的。这不是友情馈赠,而是在和南都商行做了一大笔买卖后,王鹏走通了诚意伯府的路子,重金贿赂得来的。

当然,刘孔昭对外大肆宣传:这是礼送客军,这是为抗击东虏尽一份绵薄之力!

最新小说: 大唐二愣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三国之汉魏风骨 鲁国 醉吟江山 亮剑,开局砍翻坂田联队 虚构三国 华夏真相集 盛唐小园丁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