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逸杨之前经过简单的试验就发现,自己在全力输出的情况下消耗也同样惊人。他能制造的接近黑洞视界强度的引力场投影拼尽全力也只能覆盖不足一立方米的区域,而且每次只能维持一秒多就会脱力,想要端着小黑洞到处跑是不用指望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如果不是投影区域实在太小且时间太短,苏逸杨觉得自己甚至有机会冲击一下Level 4.5 的特殊评级拿一个官方代号回来。
在具体的能力强度方面,未来会因为梦境星空中吸积盘和周围星体的吸入,极限投影区域体积可能还有小幅增长,最后的具体数据完全可以等暑期结束开学之前学院都市的集中测试。他现在主要还是想确认一下自己的掌控力和精度因为能力变强而受到的影响。
篮球运动员可能会因为力量突然增长而失去投篮手感,需要重新适应。类似的,能力者如果能力强度增强,也可能会使得掌控精度下降。
他的基本测试完成得很快,控制轻橡胶刀的旋转很明显不像升级之前那般得心应手,但是只要经过一段时间适应应该就能找回感觉;悬浮物品拼接移动遇到的麻烦更大,他在精细操作方面的失误让他不得不在同样的任务上花费比以前多4-5倍的时间;至于移动训练就被他跳过了,因为简单的训练什么都测不出来,困难的训练又可能因为掌控不当伤到自己。
接近极限输出下的引力掌控是重头戏,也是他不得不来母校测试的项目,因为进入Level 4后能承受苏逸杨全力输出的器材已经不多了。
他怀着颇有些振奋的心情踏进了超导实验室——从他晋升之后起,以前的压力计就再难满足需要,以后他的极限输出测试都需要用这里的器材完成。
他使用的仪器看起来是一整张金属纸,在一个环状器材上漂浮。金属纸其实是一大堆小强磁性方片组成的阵列,而下方是一圈低温超导材料。
随着极其伴随着轻微的低沉嗡鸣,在环形超导材料内部,晶格的振动,也即是声子(Phonon)使得自旋和动量都相反的电子两两结合,组成动量为零、总自旋为零的库珀对,完成电声子交互作用。由于库珀对的总自旋为零,适用量子统计力学中波色子的理论,库珀对可以如同超流体般绕过晶格缺陷杂质流动,无阻碍地形成超导电流[2]。
在这种情形下,由于下方的超导体不允许磁通量变化,也就限制了上方磁体的位移,本身质量就很轻的合金方片哪怕承受了极强的引力场依旧会被强制保持悬浮。
即便如此,超导体因为自身的性质加上特殊的设计调整并不是真正的零电阻,随着引力场达到10^12m/s2的量级,不同位置的金属箔片还是难以抵抗地随之缓慢开始移动。相互间逐渐拉开的差距将苏逸杨掌控下不均匀引力场的具体形态展现出来,而巨大的电流因为磁感效应产生,在环路中流转不息。为了减轻其负荷,测试期间释放的电能被逐渐啜取并存储起来,用于照明和其他设施的运转...
=====================
注释:
[1]摘自毕导的公众号
[2] ****ardeen; L. N. Cooper & J. R. Schrieffer. Microscopic Theory of Superconductivity. Physical Review. 1957, 106 (1): 162-164.
喜欢某科学的弹星者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某科学的弹星者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