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劻:“皇上,要是惹怒了洋人,就怕再起兵祸,那两次鸦片战争就是前车之鉴啊,我大清刚刚打了一场大战,损耗严重,这时候可打不起战了……”
光绪一脸失落地坐回了龙椅上,“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总不能不还吧?那样子,我大清在洋人面前,丢的可不仅是信誉了,还有朕的脸面。”
奕劻:“要是不还,日本人也不答应啊,他们要是再打过来怎么办?”
翁同龢:“赔款是肯定要还的,现在只能向洋人借外债了。但是洋人的银行需要抵押,我大清能拿来跟洋人做抵押的东西,也就只有海关税了。
但臣等算了算帐,海关税还是不够,还得寻找其他税源……”
说着说着,翁同龢竟然身子一软,倒到了地上,身旁的几位大臣连忙去搀扶起他来。
光绪一脸惊恐,“翁师傅怎么了!”
奕劻:“兴许是为了赔款一事操劳,心力交瘁,体力不支了。”
光绪:“来人!看座,再去传太医!”
翁同龢坐到了椅子上,顺了顺气之后说:“皇上,老臣不碍事。”
光绪:“现在六叔跟载洸都退出总理衙门了,总理衙门是你在当职,跟洋人打交道,你应付得过来吗?”
翁同龢:“皇上放心,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维护我大清利益与尊严。”
光绪:“辛苦你了。朕知道,你也很为难,朕想了想,节流始终不能解决问题,还得想办法开源才行。
既然海关税不能提了,赚不了洋人的钱,就只能自己赚钱了。你们有没有什么法子?”
翁同龢:‘皇上,臣以为,可以向各地工厂增加税收。’
光绪:“工厂?据商办衙门的折子说,各地的工厂因为这场战争,也遭受了很大打击,还请求官府能拨款救援呢,现在要是增加税收,就怕他们雪上加霜,支撑不下去破产了。”
翁同龢:“那也总比将这重担放在老百姓身上,激起民变得要好。”
光绪:“经过中日这一场战争,朕也深刻意识到了洋务的重要性,今后还要想办法发展工业才行。现在要是为了筹款逼得他们倒闭,不是竭泽而渔吗?这种事不能做。”
翁同龢:“可朝廷既然要偿还这笔赔款,商办衙门总得出点力吧?”
奕劻:‘是啊皇上,论开源,醇王爷精通工商业,没准他有主意。’
光绪沉思了片刻后,又缓缓地说道:‘载洸有关于此事说过什么吗?’
奕劻:‘最近,军机处跟总理衙门都没有收到过相关的奏折条陈。’
光绪叹了一口气说:“要是载洸在就好了……现在朕身边没了他,还真不习惯。对了,载洸最近在干嘛?”
奕劻:“据说,他最近到处视察工厂复工的状况,想早点从战争中恢复过来。”
光绪:“行了,今天就到这里吧,明天朕宣他一起进殿共议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