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曰:
半部论语治天下,
两朝能臣混朝堂,
不是翻播金匮计,
怎得标名昭勋榜。
说起大宋基业,最重要的人物,不是民间传说中的赛孔明赛贸功的牛鼻子苗光义,这人是是地道的水货,连跑龙套都算抬举他了;而是赵普,就是那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
赵普也姓赵,与赵大、赵二,正好三赵鼎立,三个阿赵一台戏。据说赵普与赵匡胤家是同宗,同为西汉赵广汉之后,这里就不考证了。宋朝有一个特点,就是同宗大臣据百官之首的情况颇多,而又不是如蛮族建立的王朝般用同宗是因为亲情与不相信外人,而是各凭学识。赵普在各种历史文本中,都是以正面人物出场,在我看来,只怕未必,是故他的各种丰功伟绩就不多谈了,说他为主子也好,为自己宗族也好,都是该当的。不过从历史长廊上赵普留下的剪影,在褪去儒家意识形态光环后,综合起来看,其人未免有些猥琐。
赵普是赵大上位的关键力量,又帮他打仗,又帮他搞政绩,还直接发动陈桥兵变。光从革命的光辉起点陈桥兵变讲起,这三个阿赵就各说各话,留下无数的罗生门。宋朝史籍本来就繁杂,还有大量的小说笔记。二十四史浩如烟海,谁耐得住性子仔细去看它。一般翻翻通鉴就得了,老毛不就是靠这个装历史咖的嘛。我宋时正牌《通鉴》是结束了,却又出来三本《通鉴》,一本是通鉴血统的《涑水纪闻》,一本《续通鉴》,一本《续通鉴长编》,还有大量的稗官野史,所以造成大量的矛盾、不可理解,是必然的。所以说,有时史料过于丰富也未必是一件好事。当然,从公平角度讲却是好事,西谚云大狗要叫小狗也要叫。后世研究历史的人因为史料矛盾的头疼,未必比得上当时人民公开表达、拥有话语权的福祉,说明我宋这方面是做得相当不错的。
话说,赵大自陈桥回兵,洋洋得意,按各路传言,赵大方说,是赵大传令回城严守军纪、不得放纵;赵二方说,是赵二拦马头劝谏赵大,回城严守军纪、不得放纵;而赵普方则声称,赵二根本没有参加陈桥兵变,那自然陈桥兵变就是赵普一个人的功劳了。三方这样说的动机一目了然,都是挑对自己最有利的一面说,这就是一个妥妥的罗门生。这件事到现在大家还在扯皮呢。
赵普此人,刁钻刻薄,凡事不厚道。他只要自认为为主子好,那么,不管多么讨嫌的事都会去作,丝毫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凡事不留退步,处处做绝。按道理来说,这种人没有好下场,因为主子迟早是会换的。但是世事无绝对,这方面做到像赵普这样极端的,照样能吃香喝辣。他一次次劝赵大剥夺功臣的兵权,比如所谓的义社十兄弟。赵大也颇讲义气,觉得出生入死的兄弟,必不会做出有负自己的事来。赵普就说,他们不会,他们的部下会不会拿件黄袍披上去就不好说了。赵大倒抽一口冷气,于是上演了一出杯酒释兵权的大戏。其实现在有人鼓吹酒释兵权的意义有些过了。自古帝王公开大规模屠戮开国功臣的,无非刘二流子、朱重八,以及不可说某,做过这种事。光武远比赵大做得好,李二也对尉迟敬德说过“欲与卿等共保富贵子孙不绝”。杯酒释兵权公然透着一股套路的气息,令人十分不爽。
另一件事,赵大想让赵二老丈人符彦卿典禁军,赵普死谏不许,赵大十分头痛,说“卿屡疑彦卿何也?朕待彦卿至厚,彦卿岂能负朕耶?”赵普张嘴就怼:“周世宗待陛下亦不薄。”一句话,把赵二、老丈人都得罪得死死的。当时赵二已经权倾于朝,旁人拍赵二的马屁还来不及呢。赵大也为赵二坐大头痛不已,于是赵普又进言了,“陛下艰难创业卒至升平,自有圣子当受命,未可议及昆弟。臣恐大事一去卒不可追。陛下宜熟计议之。”这几句话一出,算是赵普与赵二彻底势不两立、你死我活了。谁都知道晋王有志天下,正经营得当,遂有子弟继位之争的言论出现,你小子不要命了?
谁想赵二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赵大做了。既然赵普已经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大家还是摊牌吧。你计策再好也怕菜刀!估计把赵普也是拍懵了,我搓,哪有这么玩的!你不按牌理出牌啊!这下完鸟!一般人到了这一步,基本就是死定了,赵普不然。他先捱过了打击期,被贬出京城,这是必然,任一个人都认为赵普政治生命结束了。没想到几年后赵普拿着个金匮翻身了。他公然宣称,金匮里是杜太后的遗诏,说当年杜太后临终前,三个阿赵全都侍奉在床前,在杜太后的提议下,赵大与赵二盟誓,兄终弟及,赵大将会把皇位传给赵二,并由赵普监盟。真他妈牛逼啊!
赵二最需要的是什么?政权的合法性。自古子承父业,不说你大哥怎么死的吧,你大哥两个成年儿子俱全,听说也是才俱文武德配天地,凭什么你就把你大哥的皇位给占了?你家你老爹死了家产不给你给你叔?这金匮之盟的说法简直天上掉馅饼啊,瞌睡有人递枕头啊。金匮之盟全部四个人,杜太后赵大死了,剩下赵二赵普,只要两人对好词,还不是说什么是什么;而且,赵普顺带还给自己上了一道保险,从此我们俩就是一条线上的蚂蚱,你得对我好点,否则大家不好看,我不好好配合演,你这金匮之盟就玩不转,别忘了,我可是监盟。这招高的,赵普不单让赵二得到了梦寐以求的东西,还把自己与之保持捆绑。
于是赵二与赵普冰释前衍,赵普重登相位,金玉高堂享不尽荣华富贵。赵二紧握赵普的手,深情地说:”朕年方五十,而今日亦知前四十九年皆非矣。“这是赵二在夸赞赵普手段之匪夷所思吧,想必赵普之前也曾在心里也夸赞过赵二手段之匪夷所思呢。于是两个匪夷所思之人,惺惺相惜,从此基情四射,携手共闯未来。真尼玛狗血啊!我也是醉了!
你赵普神马东西啊,赵老爷子、杜大妈待见你,你还真把自己当宗室了?赵家人不是你想当,想当就能当,你也配姓赵?这种涉及皇家最高机密的东西会落到你手里?真要有这种东西,赵二一上台,不是立刻杀了你,就是立刻与你和解了,还会这么长时间等你乖乖地呈上去?这些都是明摆的事,现在居然真有人相信历史上存在着金匮之盟这种东西,还煞有介事地在网上讨论,真正笑煞人也。在我想来,杜大妈可能日常有让赵光义当皇帝的念头,可是,你这太后,又不是真太后,你老公没当皇帝呀,你这话难道还能约束皇权?咱中国又不是野蛮民族,搞什么忽里台、和硕会议公推大汗,接班人还不是皇帝说了算,就凭后来赵大赵二水火不相容的样子,赵大会有心把帝位传给赵二才怪哩。
谬史氏曰:赵大赵二都是流氓习性甚重的人物,赵普能在赵大赵二之间游走而游刃有余,只怕这人更加流氓。事实上赵普也没有读过几本书,作为不是文人出身,而长期霸占相位,这人还是相当可怕的。是为记。
喜欢大宋逸史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大宋逸史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