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经常有人讽刺宋朝只守不攻,其实是步兵对骑兵的无奈。宋以战略劣势的步兵,守住了骑兵,已经相当不容易了。外有野怪,内有纷争,大宋打造这四百座军州确是不易。古语云:山前九州,山后九州,两淮三九二十七军州,河北四九三十六军州,关西五九四十五军州,西川六九五十四军州,荆湖七九六十三军州,江南九九八十一军州,海外潮阳四州,共计四百座军州。这本来是市井人的意淫之词,不过,倒也有不是没有值得说道的地方。
说“州”我们都知道,像什么耳熟能详的江东六郡八十一州,这个“军”又是什么玩意儿呢?难道是“郡”“军”不分?不不不,这个“军”其实我们也很熟悉。水浒中有一回说到无为军黄文炳,《宋江智取无为军,张顺活捉黄文炳》。这无为军可不是什么军队,记得在网上有人论及宋朝某将军出身某某军,就说他是某某军那支军队出来的。当时我就笑了。
“军”是宋代行政区划中一个比较特殊存在。宋代的行政区划实施三级制,最基本的是路—州—县;州级单位有府、州、军、监,府地位最高,州次之,军、监更低;县级单位有县、军、监。名义上最高一级为路。(也有时候是道。宋的特点是“路”“道“不分。正好唐讲究“道”,元讲究“路”,宋在唐元之间。)
据《宋史》:“全国共计四个京府,三十府,二百五十四州,一千二百三四个县”。里面没说军有多少,因为宋代“军”作为行政区划有两个级别。上面提到的无为军,在今天的安徽无为无城镇,宋代书法家米芾曾任无为知军。宋代地方名称府一般是双字,比如济南府,开封府;州则基本是单字,比如黄州、儋州;军也都是双字,比如无为军,涟水军等。(无为军出个大名鼎鼎的黄文炳,连水军出了个大名鼎鼎的李全。)
大宋设“军”一级行政单位,倒也不是因为行政混乱。我瞧与明的卫所制有异曲同工之妙。大明在各府县之外,设立各卫所,作为屯兵之所,同时作为行政治所。比如天津卫、威海卫、东胜卫、金山卫、朵颜三卫。。。(很多都作为老话流传至今,比如卫嘴子。上海以前有一条威海路,上海人都亲切地称作威海卫路,我小时候一直以为是威海弯路,上海话里卫弯同音,那条路倒也是蛮弯的。倒是上海的金山与天津当初是同一等级,让人始料不及。当然,卫所兵烂到要死,与宋的地方厢军一样烂,倒是一篇大话题,这涉及兵制,另叙吧。(明其实体制习承自宋,包括以文治武,偏偏眀粉最喜欢嘲笑宋粉,这本身也是一件好笑的事。)
大宋幅员广大,州府众多。中华很多名城,在大宋并不出彩,这也是一件奇怪的事。比如东都洛阳,在宋朝就籍籍无名,好像在赵大与赵二的争斗中出现过,但最终迁都未成,据说应该是汴梁城是大运河能够到达的最西处,而首都全靠南方运粮,建都洛阳粮食运不到,倒也未必是赵大拗不过赵二的缘故。比如金陵,六朝古都,历史上秣陵、建业、建康、台城、江宁、应天、南京的乱叫,可能是名称最多的古都,在宋朝也不出彩,顶多康王在金陵行在。(《岳传》里倒有金兀术大破金陵城的故事。)
还是说说太原的故事吧。历史是作为晋阳这座名城存在的。“小怜玉体陈横夜,已报周师入晋阳”么。大唐龙兴之地。在宋后直接降了一个逼格。怎么回事?话说晋阳作为对头北汉的首都,也作为历史上不少国家的首都,在赵家人的心目中是及其忌惮的。(曾经历了后唐、后晋、后汉、北汉等几个王朝,历史上作为北都,与洛阳、长安并称;又叫龙城,以出帝王君主著称。)
毕竟北汉曾作为大宋的仇敌,在大宋的背后扎下了一颗难拔的钉子,赵大终身的遗憾未能一统。979年,宋太宗亲率大军,来到太原城下指挥攻城。晋阳城高大坚固,使得宋军损失惨重,内外马步军都军头王廷义,殿前指挥使部虞侯石汉卿阵亡,大将李汉琼、荆嗣、呼延赞、韩起重伤,以下将士伤亡者更多不胜数。
所以当赵二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入晋阳时,对之是深恶痛绝的。他下令毁了晋阳老城,“万炬皆发,宫寺民舍,一日俱尽”。第二年四月,宋太宗又封堵汾水、晋祠水,灌入太原。古太原城经此火烧、水灌,变为一片废墟。往日被誉为“锦绣太原城”,并已逾千年的大都会便不复存在了。在北边建起新城太原,并且将路都修成丁字路口,以便钉死龙气,破坏风水。此地经此一改,果然立竿见影,再也没有成为都城。(不知道阎锡山的势力算不算。)带累得现在太原城里交通还是不方便。这个是我在太原晋祠问古时听来的故事。而原城高墙坚的晋阳被毁,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新太原城不经打,根本守不住。在金军的攻势面前,毫无亮点。
比太原更惨的城市,当属西安。长安古城,多少朝在此建都。同样在大宋毫无作为,被称为京兆府,参与历史进程的机会不多。不过,这个就不能怪到宋人造的孽,得往前推一点,唐末黄巢两据长安,“天街踏尽公卿骨”,然后梁帝朱温这个造反胚子,怕别人据长安给自己造成麻烦,彻底毁去了盛世长安。从此,长安失去了再为都城的资格。(不知道李自成的势力算不算。)我宋时,正是长安被破坏殆尽正新鲜的时候,能被称作京兆府待遇还是不错的。我们现在看到的西安城墙,应该是明朝的,因为明显唐大明宫遗址在南边不在城里。
谬史氏曰: 自从始皇帝的傻逼行为,三十万蒙恬北上九原,五十万任嚣赵佗南下岭南,导致国内空虚、匹夫登高一呼而天下应的局面,着实拉低了后世统治者的智商,致使放内胜于防外的思想盛行于世,檀公说“自坏长城”,蒋公说“攘外必先安内”,都是这个意思。到了宋际,毁坏历史名城的实例不止一处,使外敌进攻缺少阻碍倒是其次,使历史名城一蹶不振,从此不复往日的荣光,才是造孽呀。
喜欢大宋逸史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大宋逸史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