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大宋逸史 > 十一。书翰墨香延伸

十一。书翰墨香延伸(1 / 2)

其一,书法延伸。

俗话说“琴棋书画”,是中华艺术领域的代表;又说“君子六艺”,是中华士人的追求。不管哪种说法,书法都妥妥地占据一席之地。除了中国,中华文明影响之处,也均有书法的存在。比如,韩日的书道,更重仪式感,但与中国的书法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一种对汉字的艺术化表达。(不管他们承不承认。)

书画同源。绘画界则有“南宋四大家”的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他们创立的南宋“院体”画风,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色。自从徽宗开设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画院之后,学院派正式成立,形成了与江湖画匠完全不同风格的文人画。不过从写实角度讲,在西洋画,中国画确实不怎么样,不过好在照相机发明后,画得像不再是判断画作水平高低的条件。

宋朝最出名的画种,叫做界画。适于画建筑物,其它景物用工笔技法配合。通称为“工笔界画”。 宋代文献记载,只维持了54年的五代时期共有知名画家91人,其中界画家与山水画家各11人。而在前后延续了300年的宋朝,则由于统治者的提倡和推动,大多数画家都会画界画,《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就是其中之一。 (《清明上河图》的辉煌与地位自然不需要多论证什么,属于国宝级精品。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史料价值。)

喜好为自己歌功颂德的宋徽宗赵佶画过一幅《瑞鹤图》:在京城汴梁的朗朗青天下,彩云缭绕的宣德门上方翱翔着20只姿态各异的白鹤。这位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书画皇帝在这幅画中不仅把白词条鹤画得栩栩如生,也运用界画技巧将庄严巍峨的宣德门描绘得细致入微,几乎可以使人看清殿脊上整齐排列的块块灰瓦、飞檐上只只瑞兽的造型和檐下木质斗拱的紧凑结构。

其后界画在中国艺术史上的地位日渐式微。《明画录》写道:“有明以来,以此擅长者益少。近人喜尚元笔,目界画都鄙为匠气,此派日就澌灭者。”

宋代是中国古代绘画的鼎盛时期,也是界画发展的高峰期。(书画与诗文同,诗文盛世,没有理由不是书画盛世。)这首先得力于统治阶级的喜好与参与。宋太祖时皇家画院就有相当的规模。宋徽宗《瑞鹤图》中的屋顶就画得神采奕奕。在画院中界画家的地位不低,有时甚至还高于其它画家。《宣和画谱》列界画“屋木”为诸画种中第三位。《宋史·选举志》明确规定,界画家能迁升“待诏”的职位。在宋代的几百年里,画院的多数画家都能熟练掌握界画技法。 故南宋邓椿说:“画院界作最工,专以新意相尚。”绝非虚言。

宋代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界画家,如郭忠恕、王士元、吕拙、李嵩、赵伯驹等。而其中最为优秀的当推郭忠恕。他的《唐明皇避暑宫图》、《雪霁江行图》工而不板,繁而不乱,清俊秀逸。他以“俊伟奇物之笔,以博文强学之资,游规矩准绳中而不为所窘”的方法画界画楼阁,令人流连忘返。南宋的界画和山水画发展同步,作者不断探索新的构图形式,注重对客观景物作更为细致的描写。

界画严谨、写实,而一般的山水画写意、抒发心性,追求“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的创作原则,虽不能说孰长孰短,但中华的绘画史上,重山水画而轻界画是显而易见的。大宋果然又作了一回异类。

今天,在中国美术界以外恐怕仍很少有人知道什么是界画,例如,即便是在1990年代初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美术卷中,也找不到有关界画的辞条。这也难怪,因为自从18世纪初以来的约300年间,中国画坛上仅仅出现过3位有建树的界画家:清代的袁江、袁耀叔侄和1979年去世的江西画家黄秋园。也就是说,在18世纪下半叶、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的将近200年时间里,界画艺术领域是一片荒凉的废墟。

最新小说: 大唐二愣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三国之汉魏风骨 鲁国 醉吟江山 亮剑,开局砍翻坂田联队 虚构三国 华夏真相集 盛唐小园丁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