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玄幻奇幻 > 孤臣 > 第六二九章 郊游驱鬼救老黄 闲观审案去庙堂

第六二九章 郊游驱鬼救老黄 闲观审案去庙堂(1 / 2)

嵇康为了避祸,来到山阳县,买了一所不大的民居,隐居起来;安顿好行李,连忙写家信,托人带去洛阳报平安。

所幸曹莹临别时给的银票很多,嵇康衣食无忧,常去山阳县的竹林里游玩。

嵇康睹物思人,想起当年竹林七贤在竹林的欢聚宴饮,竹林宴、竹林欢、竹林游、竹林会、竹林兴、竹林狂、竹林笑傲,何等自在!

如今物是人非,嵇康一人徜徉在竹林里,触景生情,累了就躺在竹林里,举起酒葫芦喝上两口,痛痛快快地睡上一觉!

好在山阳县文风颇盛,能够买到书籍,嵇康就懒得做饭,天天去饭馆里吃饭,吃完了就回家读书,读书闷了就去竹林里饮酒睡觉,倒也逍遥快活!

嵇康静下心来思考人生和学问,研究道术,写了不少著作!

嵇康认为“元气陶铄,众生禀焉”(《明胆论》),肯定万物都是禀受元气而产生的,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之说。

嵇康一反儒家传统的人性论思想,认为“人之自然之性”是“人之真性”,人性是人的自然生理的体现,所反映的是自然生命之理而不是社会人伦道德价值。在理论模式上突破了儒家尤其是汉儒把人性的内涵解释为纲常名教的传统,从自然论出发,否定了人性的天赋道德,从而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养生教育论。

嵇康在文化观和教育观上继承和发挥了老庄的“无为”和“弃智”“弃学”的主张。

在自己的著作《答难养生论》一文中指出:“夫不虑而欲,性之动也;识而后虑,智之用也。性动者,遇物而当,足则无余。智之用也,从感而求,倦而不已。故世之所患,祸之所由,常在于智用,不在于性动”。以为教育是开启心智的,对人之真性却没有帮助,因为乱心用智正是人们得祸生患的原因,因此应当“弃智弃学”。这里的“智”与“学”,是指封建统治者所提倡的纲常名教及其教育。

嵇康为了排遣心中的愤懑和郁闷,疯狂地读书和著述,在《论自然好学论》一文指出:名教是与自然人性对立的。六经礼法决非出于自然人性或其需要,相反它们是束缚人性的,与自然人性有害而无益。社会上之所以存在虚伪和欺诈,都是因为纲常名教的产生及其教育所产生的,所以纲常名教及其教育是产生社会罪恶与破坏“自然”的根源。

嵇康愤然写道:“昔洪荒之世,大朴未亏,君无文于上,民无竞于下,物全理顺,莫不自得。饱则安寝,饥则求食,怡然鼓腹,不知至德之世也。若此,则安知仁义之端,礼律之义?”原始社会没有纲常名教,朴实美好的风尚未曾受到损害,无为而治,天人一体。人既得自然之性,又哪里需要知道什么礼律呢?

然而,在这种自然社会进入文化社会之后,“至人不存,大道陵迟。乃始作文墨,以传其意,区别群物,使有类族,造立仁义,以婴其心,制其名分,以检其外,劝学讲文,以神其教;故六经纷错,百家繁炽,开荣利之途,故奔骛而不觉。是以贪生之禽,食园池之梁菽,求安之士,乃诡志以从俗,操笔执觚,足容苏息,积学明经,以代稼穑”。

教育是文化社会的产物,是道德风气退化的现象,尤其是六经之教兴起之后,名利之徒以积学明经代替稼穑,由此社会出现了“诡志以从俗”的用“智”之人。这些人有“损己为世”,“表行显功”,旨在“使天下慕之”,或者“修身以明污,显智以警愚,藉名高于一世,取准的于天下”。这些人不仅损害了自己的自然人性,而且还通过教育去破坏他人的自然人性之善。

嵇康认识到孔子的局限性,在《难自然好学论》中,尖锐批评孔子:“勤诲善诱,聚徒三千,口勌谈论,身疲磬折,形若救孺子,视若营四海。”但却“神驰于利害之端,心骛于荣辱之途”。从根本上否定了周公孔子所倡导的教育,以为它们都是反自然人性的,只是有利于人们图名争利,破坏了人们的“全真”之性。

嵇康写书之余,除了去竹林里喝酒睡觉,也到处闲逛,内心深处还是关心民瘼。

这天一早,嵇康宿酒醒来,神清气爽,难得早起,去郊外走走。

无意中走到一处田埂边,有一棵歪脖子枣树,上面挂着累累的枣子,红彤彤地甚是可爱。

嵇康就坐在枣树下歇一会,顺手捡起地上熟落的枣子,掏出随身携带的酒葫芦,喝起了酒来。

忽然嵇康似乎觉得周围有些动静,抬头四顾,却没看见什么东西,胸口佩带的墨玉佩却发出绿光示警!

嵇康心知这附近必定有邪祟,故意装作不知,斜倚在枣树上打盹,倒要看看是什么闹鬼。

周围忽然突兀地冒出一片浓雾,还在不住地移动;嵇康;冷笑笑,坐着不动,单看它搞什么鬼!

不一会儿,传来了歌声,一个老农夫提着草绳扎着的两只兔子,来到枣树边,也坐下休息。

嵇康向来尊重老人,就拱手为礼问:“老丈这么早,要去哪里?”

老者笑道:“鄙人姓黄,务农为生。今天一早,我来到地里查看庄稼长势,没想到在田埂上捡到了两只兔子,腿上有血,似乎是被兽夹夹住又挣脱了。我看看四下无人,管他呢,反正是捡的!于是我弯腰提起兔子用草绳绑上,准备去集市卖。”

走着走着,当我走到这棵老歪脖子枣树跟前时,周围突然起了浓雾;这片雾非常奇怪,只围着我转,其他地方却没有,我走来走去,就到这棵树下,看见有人,就坐下歇会。

说完老黄拔出插在腰里的旱烟袋抽了起来。

嵇康提醒老黄说:“这雾确实鬼怪,你怕是走了很久,又发现回到原地吧?”

老黄一惊,说:“正是如此!这条路我长年累月地走,按道理早该到了集市了!”

老黄坐在歪脖子枣树底下,抽了一会旱烟,越想越怕,忽然站起来,朝着周围作揖了一圈,嘴里嘀咕道:“各位狐仙、黄仙、常仙、白仙,各位大爷爷、二奶奶、三姑姑、四大爷!我老黄也不知道得罪了哪一位,在下不管是得罪了哪一位,我这都先给你陪个不是。

如果各位缺钱花了,给我说一声,不管是金元宝,还是银壳子,等我回到家,明儿就给各位办到,各位先抽袋烟,我家中还有事,不便在这儿跟你们唠嗑,对不住了。”

说着,老黄就把旱烟杆插在地上,再次作揖。

嵇康看了好笑,不动声色,继续往下看。

老黄发现地上的旱烟竟然像是有人吸一样,一袋烟很快就被吸干净了!说来也怪,地上的那袋旱烟被吸完之后,周围的雾气竟然消散了。

老黄自言自语道:“还是老祖宗留下的法子管用,不管是神、是仙、是鬼、是怪,都得敬!俗话说,巴掌不打笑脸人嘛!”

就在他起身要走的时候,忽然觉得脖子后面凉飕飕的,好像有什么东西在舔脖子似的。

老黄吓出一身冷汗,村子周围有不少人都见到过狼,听说狼吃人的时候,首先把爪子搭在人肩膀上,这个时候,人会不由自主的回头看,就在回头时,狼会咬断人的气管!

嵇康冷眼看去,老黄后面站着一个似烟似雾、血红的舌头伸出很长的吊死鬼!

那吊死鬼用极其诡异的声音说:“老黄,我是来渡你摆脱苦海的!你想想,你三岁丧母,六岁丧父,这一辈子过得多不容易。俗话说得好: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何必贪恋眼前的俗世呢?我领你到一个极乐世界去,在那里,什么烦心事都没有了。”

此时老黄就像着了魔一样,眼睛不由自主地盯着前方,想躲都没那力气。

一听吊死鬼说这话,正说到了他的痛处,不由得悲伤起来。是啊!我这没爹没娘的日子,过的太苦了,三十出头才娶上媳妇因为家贫还经常吵架!

好不容易累死累活种地,把儿子拉扯大,儿子听媳妇的话,对自己不孝顺,自己又老了,还能干几年?人活着真没意思,干脆死了吧!死了就一死百了。

这时,那个吊死鬼高兴地说:“死了好,死了好,人死一切都美好,那边有的是大姑娘小媳妇让你挑。你把裤腰带解下来,我帮你弄上。”

老黄迷迷糊糊地把裤腰带解下来,然后朝着枣树上一扔,直接就扔到树杈上了。

那个吊死鬼说:“你看看,你这就是该死之人了,不然怎么会一扔就扔上去了呢!死了吧!死了吧!阳间活着没啥好,白天日子还好过,夜里心寒嫌被少。”

老黄迷迷糊糊地踮起脚,在裤腰带上上打了个扣,然后搬来一块石头,自己就站在石头上了。

这时,那个吊死鬼好像很兴奋的样子,在老黄身后大叫:“把脖子套进绳子里,快点,快点,只要你一蹬石头,之前一切的烦恼都解脱了,就像我这样。”

吊死鬼一边说,一边飘到裤腰带的圈套上,做起了上吊的动作。

老黄看到这里,也想跟着学,踮起脚把头往圈套里伸。

嵇康一看火候到了,大喝一声站起来,拔出炼妖剑一抛,射穿了吊死鬼!

吊死鬼一声尖啸,散成一团轻烟不见了!

老黄如梦初醒,看看挂在枣树上的裤腰带,情知是嵇康救了自己,连忙跪下磕头,请教嵇康的大名。

嵇康不想暴露身份,扶起老者,转身快速离去。

嵇康回到山阳县,忽然看见许多百姓闹哄哄地往一处走,连忙问其中一位老者。

老者说:“你是外地人吧?本县出了大案,老百姓们都去看热闹呢!”

嵇康心里一动,问:“老丈,山阳县令是谁?此人断案本事如何?”

老者笑道:“这县令是新任的,才一个多月!此人叫刘瑾,说起来大有来头!他是皇帝后裔!”

嵇康问:“莫非是当今圣上曹芳的旁支子孙?”

老者说:“非也!当年汉献帝刘协禅位给魏文帝曹丕,被废黜之后,居于山阳邑,称为‘山阳公’,为第一代山阳公。

刘协死后葬于禅陵,嫡孙刘康袭爵为第二任山阳公,刘康死后儿子刘瑾袭爵为第三任山阳公。

当今的县令刘瑾就是第三任山阳公,刘瑾温厚谦和,为人善良,地方上的大小中正一致推荐他出来做官;刚好上个月,上一任山阳县令身患重病,告老还乡去了,刘瑾就继任了山阳县令!”

嵇康一听大喜,刘瑾虽然不一定有能力,却不是老贼司马懿的人,自己去看看热闹,应该不会暴露身份。

于是嵇康跟随着去县衙的人群,走到了山阳县大堂外面。

大堂里正在审案,村民赵平和岳父甘老汉相互拉扯着到衙门打起官司来了。

最新小说: 完美世界 圣祖I 反面星际大陆 毕竟成神 斗破苍穹之冰帝海波东 何为凡者 无尽丹田 造化图 镜面管理局 龙归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