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枝山见难不住唐伯虎,游逛了一会,说园里游人太多,拥挤不堪,走出拙政园,来到怡园。
怡园位于姑苏城中,闹市里筑此一园,取闹中取静之意,门口石碑刻一对联:清斯濯缨,浊斯濯足。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当时怡园仅具雏形,分东西两部,中间用一道复廊相隔,分成两个部分。复廊墙壁饰有花窗,园东以建筑为主,有坡仙琴馆和拜月轩等。园西以水为胜,藕香榭、小沧浪等景观装点其间,别有一种静谧的情趣。整个怡园构筑典雅、剔透,加之收罗了几代书法家的书法石刻,文人最喜来此吟诗作对。
唐伯虎与祝枝山游玩到“小沧浪亭”,是一六角形小亭,亭后有三块大石,形如屏幛,上刻“屏风三迭”,是怡园奇石之一。
祝枝山指石出联:“冷石生云,明波浩月。”唐伯虎笑对:“悬崖拥槛,曲径通花。”
祝枝山看见几个文人雅士坐在石头上歇脚,出联说:“静坐参众妙。”唐伯虎对:“清谈适我情。”
二人信步游玩,祝枝山见园中有鹤,又出上联:“松阴满涧闲飞鹤。”唐伯虎对:“潭影通云暗潜龙。”
一路游玩到怡园画舫斋,是以船为底层,上面建书斋,还挂着黄山谷的诗句“舫斋赖有小溪山”匾额。
祝枝山出联:“凝睇数归鸿,残照犹在庭角。”唐伯虎对道:“相思旧飞鹢,东风暗落檐牙。”
二人登上二楼的“松籁阁”,祝枝山出联:“曲砌虚庭,玉影半分秋月。”唐伯虎对道:“艳歌芳酒,夜深醉踏长虹。”
祝枝山暗暗佩服唐伯虎才思敏捷,又往前走,来到怡园玉虹亭。这亭取陆游“落涧奔泉舞玉虹”诗句为名,亭侧壁上嵌有元代四大画家之一的吴仲圭(号梅花道人)精妙的石刻画竹。祝枝山灵机一动,出联:“素壁写归来,画舫行斋,细雨斜风时候。”
唐伯虎笑对:“瑶琴才听彻,钧天广乐,高山流水知音。”
祝枝山扭头便走,来到怡园坡仙琴馆,出联说:“酒祓消愁,华销英气。”唐伯虎对曰:“烟横山腹,雁点秋容。”
祝枝山又出:“竹边松底,只赠梅花,共结岁寒三益。”唐伯虎继续对:“薜志苔荒,摩挲峭石,恍然月白千峰。”
祝枝山笑道:“小唐,这些对方你都来玩过,早已想好了下联,不足为奇!我带你去一个人少的地方,咱们再比对联!”
唐伯虎欣然同意,跟着祝枝山来到白公祠。白公祠位于姑苏山塘街半塘以西,原先是一片湖沼。唐敬宗宝历元年,白居易从洛阳来姑苏任刺史后开塘筑堤,把东起通济桥,西至山塘街西山庙桥的堤塘岸接通,并在堤岸两旁种了“桃李莲荷数千枝”,既便利了农田水利与商贾交通,又把这一带点缀得非常秀丽。白居易兴筑的这条长堤使老百姓受益匪浅,因而在白居易离任之后,就把这条长堤称为白公堤,并把堤上的一座桥命名为“白公桥”,且建造白公祠纪念。
祝枝山随口出联:“祠分唐宋名贤,天为青莲留此席。”(李白号青莲居士)
唐伯虎笑笑,对道:“节近春秋佳日,人来白社揖先生。”
祝枝山又出:“讽谕岂无因,乐府正声熟人口。”
唐伯虎又对:“行藏何足辨,名山大川定先生。”
祝枝山一边走,一边说:“唐代论诗人,李杜以还,惟有几篇新乐府。”
唐伯虎略作沉吟,对道:“姑苏怀剌史,湖山之曲,尚留三亩旧祠堂。”
祝枝山进了祠堂,看看白居易塑像出联:“袖中吴郡新诗本。”唐伯虎脱口而出:“襟上杭州旧酒痕。”唐伯虎又补充道:“此联取自白居易的《故衫》诗句。上联言白居易在姑苏任刺史时,写了许多歌咏吴郡的诗篇,表现了诗人对姑苏的特殊感情。白居易任姑苏刺史后的第二年不幸从马上跌下来,扭伤了腰,秋天又发眼病,只好在这一年的秋冬之交,辞官回归洛阳。晚年,他把自己编定的诗集别录三本,其中一本就藏在姑苏南禅院千佛堂内,以寓其对姑苏的深情厚谊。下联言其在杭州做官之事。联语将自居易任职苏杭的行迹巧妙地组合起来,突出了自居易饮酒、写诗的文人形象。”
祝枝山听完,半晌哑口无言!这唐伯虎太厉害了,对文人典故如数家珍,难不倒他!
祝枝山眼珠子转了一会,笑道:“小唐,今日就游玩到这里,你回去收拾行李,随问去杭州一游如何?”
唐伯虎问:“枝山兄,为何要去杭州?”
祝枝山神秘地说:“难道你不知道?我们的好友文征明大病一场,我放心不下,要去探视他!”
唐伯虎惊问:“病得如何?为什么得病?”祝枝山答:“还不是因为大半年前与你一道去应天府赶考!你高中解元魁首,文征明却榜上无名,岂不羞煞?一回家就大病一场,好在他的父亲一再宽慰他,才好了些。”
唐伯虎黯然道:“也是,这事对他打击不小,那天他和我一起在客栈喝醉了,他半夜醒来不辞而别,还留了首伤感地诗给我,我一直没好给他去信,怕伤他自尊,不想他病得这么重!”
祝枝山说:“可不是吗?文征明应天府乡试,铩羽而归,郁郁寡欢,闭门不出,大病一场!说来也好笑,文征明书画双绝,小时候却很奇怪,两岁还不会说话,六岁站立不稳,八岁口齿不清!只有父亲文林一直看好他,说这个孩子面貌清奇,骨骼不俗,将来不会痴傻一生的,他的福气别人比不上。”
唐伯虎沉吟道:“我也静极思动,不如这就回家收拾行李,明日便同你起身一起去杭州,探望文征明,顺带游玩一番,日后直接去京城参加会考。”
祝枝山狡黠地一笑,说:“那我回去就雇船,还是走水路去杭州,费用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我出钱,带你一路游山玩水,你沿途画些风景画送给我,就这么定了!”
唐伯虎笑道:“老祝,你不要钱比要钱狠,你当我不知现在我的画值多少银子一幅?”
祝枝山哈哈大笑说:“小唐,你同意走水路就中我的计了!若走陆路,你贵为解元公,沿途官员自然要款待你;走水路就由我摆布,我让行便行,我让住便住,你也不吃亏,随便画上几笔,骗吃骗喝骗玩,哈哈!就这么定了!”
说完祝枝山转身就走,唐伯虎笑笑,也回家准备行囊。
喜欢孤臣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孤臣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