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斯塔科维奇(1 / 1)

肖斯塔科维奇(Дмитрий Щостакович, 1906—1975)

苏联作曲家、钢琴家、教育家、音乐社会活动家。生于圣彼得堡。九岁开始跟母亲学钢琴,十岁至十二岁在格拉瑟尔音乐学校学习。1919年入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从尼古拉耶夫学习钢琴,从索科洛夫和斯坦贝格学习作曲。毕业作品为第一交响曲,显示出创作才华。1927—1930年间是斯坦贝格作曲班的研究生。1927年赴华沙参加第一届国际肖邦钢琴比赛,获荣誉奖。1937—1941年及1945—1948年间在列宁格勒音乐学院教授器乐和作曲,同时在莫斯科音乐学院(1943—1948)领导作曲班。他的创作涉及各种音乐体裁:歌剧、舞剧、清唱剧、戏剧音乐、电影音乐、交响乐、室内乐、钢琴曲、合唱曲以及歌曲等。其中交响曲、清唱剧和室内乐是他创作的重点。在十五部交响曲中,最出名的是第五、第七、第十、第十一和第十四交响曲。歌唱造林运动的清唱剧《森林之歌》曾获斯大林奖金。在室内乐领域,他写有十五部弦乐四重奏、一部钢琴五重奏(获一等斯大林奖金)、各种奏鸣曲(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钢琴)等。在他的钢琴作品中,《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1932—1933)像兴德米特的《调性游戏》一样被称为“20世纪的《平均律钢琴曲集》”。

30年代,肖斯塔科维奇创作的部分作品,曾遭到过批评和非议。他根据果戈理的小说写的歌剧《鼻子》(1930)和鞭挞日内瓦裁军会议的舞剧《黄金时代》(1930),因有结构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特征而被斥为“资产阶级的颓废作品”。根据列斯科夫的小说作的歌剧《姆钦斯克的麦克白夫人》(又名《卡捷琳娜·伊斯玛依洛娃》,1934)虽初演时轰动一时,在莫斯科连演近百场,但仍被指责为“对小资产阶级丑类的偏爱”、“混乱代替了音乐”等。描写集体农庄的舞剧《清澈的小溪》(1935)被斥为“歪曲苏维埃社会生活”。在经受批判以后作曲家于1935年创作第五交响曲,在总谱上注明:“一个苏维埃艺术家对公正的批评的创造性回答。”

50年代肖斯塔科维奇多次作为苏联音乐文化的代表(作曲家和音乐活动家)出国访问,并作为苏联代表团成员出席各种国际会议。他曾被选为瑞典音乐学院、意大利圣赛西里亚学院的名誉院士(1955、1958)、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名誉院士(1958)、剑桥大学名誉博士(1958)等。他曾获西贝柳斯奖和法国最高文艺勋章(1958)等。肖斯塔科维奇被认为是“俄罗斯古典艺术的直接继承者”(沙波林语),他自己则说:“走出社会、祖国,我个人将无创作可言,我要以音乐从各方面建设我们的国家。”肖斯塔科维奇于1975年8月9日逝世,苏联政府在讣告中总结了他的创作成就,指出“他在他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艺术创造中反映了苏维埃的现实生活,对全世界的进步音乐文化作出了贡献。”(钱亦平)

喜欢国际现代艺术辞典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国际现代艺术辞典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

最新小说: 贝海拾珠 纯原乡 遇到梦 椿与冬 我的明恋是暗恋 从紫罗兰开始的无限穿越 不知风吹向何方 我们的故事清溪 小窦日记 亚橘的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