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主义电影(Structuralist Film)
60年代末期出现于美国地下电影运动,70年代发展成国际上先锋派电影中主要的电影风格和样式。“结构电影”一词是影评家亚当斯·西特尼于1969年在《电影文化》杂志上撰文首次提出的。他研究了近若干年的先锋派影片,认为新出现的“结构”派影片是对于日益细腻的刻画的一种反动。他认为结构主义电影观念与当代美术界的一些新进流派如“最低限度艺术派”有着紧密联系。因此,结构主义影片的基本特点就是表现手法和情节的简单化。它排斥电影形式以外的任何“内容”,而所谓电影形式,说到底只要有很少几种构成因素就行了。西特尼提出了结构主义影片的四个特点:固定的摄影机位置;频闪观测器式的“闪烁”效果;使用首尾相接的环形胶卷(即重复的原则);从银幕上反拍影片。结构主义电影的代表人物有迈克尔·斯诺、托尼·康拉德、保罗·沙里茨、肯·雅各布斯、霍利斯·弗兰普顿、乔治·兰多等。康拉德和沙里茨在1966年连续拍摄了几部实验性的结构片:《摇曳不定的闪光》、《射线、枪、病毒》、《净地——战争尽头》,都是探索闪光、变换色彩和单镜头蒙太奇表现力的。迈克尔·斯诺摄于1967年的纯形式影片《波长》被称为结构电影的代表作,这部共长四十五分钟的影片,是由摄影机一次穿过房间拍成的。摄影机的移动、变焦将室内和透过窗户显示的外部环境都抽象成种种构成形式。此后,斯诺又运用这种结构原理拍摄了《》(1969)和《中央地区》(1971)。后者拍的是加拿大境内的一座山峰,架置在山巅的摄影机不断地移动并围绕一个看不见的点作三百六十度角的转动,被称为是大自然与机器的一场罕见的表演,是一场感觉和心理的实验。其他“结构派”电影表现的内容大都也是物体、环境和摄影机的关系,企图创造出一种崭新的电影时空观念。也有些影片则故意向观众暴露电影胶片的物理性能及化学过程。如保罗·沙里茨的《水流》(1970),用流水画面作素材,让水流擦过的痕迹不断出现,最后使原来的画面模糊不清。他的《不言而喻的颗粒性》(1973)利用一卷显影过度的胶卷的“颗粒性”作画面素材。70年代在欧洲,结构主义影片也曾风靡一时,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的马尔科姆·勒·格里斯和彼得·吉达尔,联邦德国的威尔纳·奈克斯,奥地利的彼得·科佩尔卡等。(丁罗男)
喜欢国际现代艺术辞典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国际现代艺术辞典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