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终宋 > 第663章 不急

第663章 不急(1 / 1)

黄河汹涌,小船摇摇晃晃向北岸行去。渐渐,已能看到北岸渡口附近有蒙古汉军驻守兵力排开。元从正见此情形,不由转向船上几名兵士,执礼问道:“敢问,既要送学生回山西,为何不从郊野登岸?”“这可是黄河,哪里能轻易靠岸的哩?”元从正道:“几位带学生过来时,可是从岸堤滩走……”“啊?哦,那里也有敌兵看守了,我们这不想试试走渡口吗?”对岸箭矢已射来,在小船前溅起水花。兵士们连忙执盾,大喊道:“别放箭!你爷爷是大宋官军!”箭矢更密,对岸也有蒙古汉军大骂。“老子射的就是你们这些宋寇!”“狗虏!听爷爷给你道来,爷爷捉了山西地界的书生,九峰书院元从正不肯投宋,现在给他送回去!”“放箭!射死这些宋寇!”“九峰书院,元从正,他想要回去!”“……”“能到山西将人家小都接来,却不能送我回去。”元从正喃喃自语一声,似是有些无奈,拉了拉那喊话的兵士,道:“调头吧,我为李帅效力便是。”“嘿,这些狗虏,还不让先生回去了,先生莫气,大帅一定会重用先生……掉头!”船只重新向南划去。元从正转头看向北岸,长叹了一声。“先生莫叹气嘛,下次我们再想办法。我们去山西就是这样的,不是每一次都能成功。”“罢了罢了,回不去了。”元从正望着东南方向,又瞥了瞥黄河水,道:“我之所以有顾忌,是怕大帅不能稳坐关中啊。”“哈?大帅稳得哩。”“便说这潼关,潼关之险,不止在关城,一在东面金陡关……”元从正话到此处,停了停。“先生放心,大帅已命大将取金陡关。”元从正道:“再东面还有函谷关。”“追着蒙虏一并取了呗。”“哦?不知是哪位将军如此豪杰?还能对地势熟悉。”“嘿嘿,大帅帐下豪杰多得是。”元从正笑了笑,安坐下来,随手拾起一支落在船沿上的箭矢把玩,想了想,最后递给宋军士卒让他们收起来……~~长安。府衙中,杨果与吴潜议过几桩事由,拿出一份名单递过去。“吴公且看看,这是我筛选的官员名录,皆关中遗贤……”吴潜微微蹙眉,斟酌着用词,缓缓道:“只怕不合常制,待捷报送回临安,朝廷也该任命官员……”杨果笑道:“此去临安,山水迢迢,待中枢议定,只怕到明年尚不会有官员赴任,如何等得?却不知朝廷以往收复失地,是依何常制?”语气没有讥讽,但分明有一丝讥讽之意在。宋廷又何曾收复过几个失地?吴潜理了理袖子,波澜不惊地将案头香炉中飘出的一丝烟气挥散,道:“依常制,由当地降官暂领事由,等朝廷再派官员替换。”“话虽如此,廉希宪撤离之前,却已将长安以东大量官员迁往河南、山西,连公文案牍也不剩下。”“不仅是官员,还有儒生亦带走,倒从未见过这般……小家子气。”吴潜道:“但此非易事,须威望显著者方可办到啊。”“因此,常制便行不通了。”杨果道:“也只好由大帅以制置使之权,权宜委任官员,毕竟关中稳妥为重。”“依杨公所言……若这许多任命下去,待到一年半载后,朝廷再想调整已不能,怕只能让非瑜开府仪同三司了?”面对吴潜这一句试探,杨果故作饮茶,视而不见。待茶盏被放下,杨果方才道:“之后吴公若有政务安排,只需吩咐名录上这些人便是。午后召他们来与吴公见见?”“也好。”吴潜点点头。四川制置使也确实有推荐之权,比如余玠当年便以冉璡、冉璞兄弟为幕府,筑钓鱼城,之后举荐其为合州知州,守钓鱼城。至于眼下,李瑕是权宜之计也好,别有目的也好,总归是将人事委派之权交给了杨果,而没有交给他吴潜。毕竟他自己都只是假死脱身,以制置府幕僚身份行事。该说的也说清了,吴潜也无权在这些事上掰扯,道:“谈谈昨日城中闹事那些人吧,是因为蒙古会子?”“此事有些奇怪,我们并未放出过要立刻废除蒙古纸币的风声。”“百姓担心手中的纸币变成废纸,情有可原。”吴潜沉吟道,“但如此动静,必然有细作在挑动。”“华州军情传来,廉希宪已死了,眼见无处可逃,投火死了。”“投火吗?”杨果笑道:“尸体都送回去了,真的假的有何区别?那就是死了。”“是啊,吴潜也死了。”“吴公切莫如此说。”吴潜喟然叹惜一声,缓缓道:“我是觉得奇怪,廉希宪便是派出细作来搅动是非,于他而言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为何要浪费细作做这些?”“也是,等这些细作成事,他已论罪抄斩了。想必是这些细作也听说他已死,开始擅自行事,反倒麻烦。”“捉是捉不完的,得尽快拿出一套治理之策。”“田亩还未解决,却又闹出钱币之事……吴公可有良策?”吴潜道:“急不得,待我先了解过这蒙古会子再谈……”~~潼关。林子近日也忙,军情司要将各方面消息递给李瑕,再将李瑕的命令分发出去;潼关以西的细作要查,潼关以东也要散出人手打探情报;同时还要派人往黄河北岸探访张家女郎的消息……傍晚时分,他正在关城上与探子说话,见手下人又将元从正带回来,虽然忙,他还是打断谈话,热情上前,一把拉住元从正的双手。“元先生竟然回来了?太好了!往后你我共在大帅帐下效力。”说话间又是一个熊抱,片刻之间,元从正的袖子、怀囊等可藏物之处,已被林子极为熟稔地摸了一遍。正常流程而已,入关中以来但凡是见李瑕的北人,除了莲屏观的道姑、洛宁张氏,就少有几个人没被林子搜过,此时这已是最讲礼数的方式。“好了,请元先生去见大帅……你们两个,去为元先生添茶,就在门外等吩咐。”林子行云流水地安排完,送了元从正去见李瑕,那边快马奔来,却是又有长安的消息送来。他抚了抚额,待来人上前,只听得一句汇报。“使司,长安又出乱子了,有人传出风声说我们要废除蒙古楮币,聚众哄抢了店铺,刘元振镇压下来了,但如今长安商铺都不敢开门……”“知道了,尽快把耗子逮了。”“……”林子接过情报,亲自整理清楚,再送到李瑕面前。只见到李瑕与元从正对坐在那长谈,案上摆着诸多文书、账薄。而元从正已有从属姿态。即是已进展到开始分担繁杂事务的地步……林子拱拱手,附到李瑕耳边说了长安之事,又将情报递过去。“无妨,治间谍的根本还是民心安定,继续盯着便是。”“是……”林子又退出去。而这夜,他几次路过城楼,转头却见那堂上灯火未熄,李瑕却是与元从正问对到了深夜……次日清早,元从正携带了几本账簿又到李瑕面前。“大帅昨夜吩咐的,我已计算停当,其中,由大散关军械至潼关沿途的粮饷开支有些不对,由渭河走水运实际比大帅估算能省两成左右……”李瑕道:“不了解渭河情况,多预留了些。”“还有几处学生都已标注出来,算下来应能省下九百八十石粮。”“我看看。”李瑕接过那账薄,随口问道:“和仪对关中很熟悉?连河流载运量都一清二楚?”元从正道:“九峰书院就在黄河渡口,常听过往商客说。”“好。”李瑕没想到他做事这般高效,想了想,翻出一封公文递过去。“关于关中屯田之事,我幕府也拟了个章程,看看吧。”元从正接过,目光一扫,见其中被抽掉了几页,也看不到署名,再细看了一会,不由惊疑道:“大帅幕府,有这等治世之才?”“宰相之才?”“宰相之才。”元从正毫不犹豫,道:“这大项是大帅拟的吧?但年这分拨调度的泽雨轩 zeyuxuan.cc

最新小说: 重生南美做国王 万事记录 天中游离 吕布从一只麻雀开始的逆转人生 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 宋国崛起 黑山鹰 山沟皇帝 史上最强崇祯 北宋:我成了赵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