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句话,杨脱下头上的黑色扁帽,放在两手中把玩着。先寇布拿起咖啡杯,啜了一小口之后,立刻又把咖啡杯放回托盘里,仿佛咖啡的味道不合他的口味似的。
“我认为这个可能性不高。理由是因为皇帝的为人。很难想像那个自视甚高的金发小子,会因为无法在他拿手的舰队战中获胜而诉诸于谋杀的手段。”
那位历史上最伟大的征服者到了先寇布尖锐的舌锋中,竟然变成了“小子”,不过他这种说法虽然有些拐弯抹角,却对莱因哈特的精神特质中没有卑劣的成分这一点,有着肯定的评价。接着奥利比·波布兰提出了相反的看法,其实,如果前一个发言的人不是先寇布,不知波布兰还会不会特意地加入议论。
“皇帝本身或许是这样,但是他的幕僚群里也许有些人抱持着不太一样的价值观。在这么多的流血牺牲之后仍无法取胜,皇帝这个战争天才的颜面难保,说不定有些忠诚心过剩但判断力不足的家伙,会想耍些什么花招。”
在这场讨论持续进行的过程中,尤里安一直无言地注视着杨。他明白杨的内心其实已经打算接受会面协商的要求了。对他来说,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自己是不是能够和杨同行。
不管怎样,另一个问题是,一向好战的莱因哈特皇帝为什么会要求会面?并非全能的尤里安,此时无法洞察出原因究竟何在。
“……绚烂夺目的皇帝莱因哈特·冯·罗严克拉姆,是一个只知道胜利而不知道和平的人。”
这是后世的历史学家扔给这位军事天才的批判中,最为苛刻的评语之一。这当然不能说是很公正、客观的批评,却表现出了莱因哈特壮丽个性中的某个横切面。至少,无法用相反的观点来否认,这也是事实。
有着后世这种评语的莱因哈特,在发烧卧病在床后,竟然会对杨威利提出会面的要求,这令一直在他身边辅佐着他的希尔妲,也就是希尔格尔·冯·玛林道夫伯爵小姐感到意外。事态如此演变,虽然是她期望的,却不在她的预期之中。当这场“回廊战役”展开的时候,希尔妲为了避免无益的流血牺牲,曾经不只一次地对莱因哈特提出谏言。
“杨威利想要的并不是宇宙的全部,臣下斗胆进言,未来如果需要做出某些让步,这个责任及权利在陛下您的手里。”
皇帝将洒落在他额前的瀑布般的金发往上一拨之后,回头看着这位美丽的秘书官。
“玛林道夫小姐,听你这么一讲,好像是说主张将杨威利像穷途末路的老鼠一般地穷追猛打,把他逼进死胡同里,是朕的责任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