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陛下的CEO > 第423章 腾笼换鸟拜码头

第423章 腾笼换鸟拜码头(1 / 2)

比皇帝更难做的职业无疑是储君,是太子。

不考虑小人进谗,百官施压,利益集团干预,纯粹的站在个人感情而言,多数情况下,储君往往是皇帝最喜欢的儿子。

当然,出于父亲的保护,储君受到的保护远远多余其他皇子。

一双手十指有长短,对子女的关爱同样也有厚薄。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储君集独生子女的溺爱和多子女家庭的偏心于一体。

但储君又不同于普通人家的孩子,其牵扯政治,牵扯国家兴亡,牵扯父子关系,兄弟关系,等一系列复杂多变,随时翻船的险恶局势。所以皇帝难做,太子也不好做。

作为国家的储备继承人,太子首先需要处理的不是与兄弟们的关系,而是自己与父亲或母亲的关系。

兄弟关系是自小形成,成年后基本固化的纽带,再要改变,需要时间与条件。而父亲如何看待自己,却是会随着时间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发生根本性改变。

自己如何维系亲情情感,维系自己的地位,取决于皇帝的态度。

由于储君始终处于皇帝庇佑之下,往往带来诸多问题。

最典型,也是最普遍的性格和能力缺陷,往往缺乏自主决断和主见,没有独立思考能力,容易听从他人意见和摆布。

当然,这不是绝对的现象,但对于多数不负责任的君王,和过于强势的君王,往往都会忽略这一问题。

昏君出于溺爱,是想把皇位传给谁就传给谁,几乎不会去考虑继承人的能力、德行和品格,更谈不上对国家的责任。

而强势君主,有作为的君主,往往过于强势,替儿子把能做的都做了,能挡的都挡了,加之过于偏爱和护短,结果继承人缺乏执政锻炼和临机决断的能力。

登基之后国内太平,文武百官和兄弟们认账,那是老天保佑,但多数情况下都是文臣武将不安分,兄弟们翻脸。

当然,也有英明神武的君主,能将皇位传给能力较强的储君。

清朝是个较为鲜明的典型,清朝皇帝基本算得上是中国封建史上,最为勤政的皇帝系列,但几乎所有皇帝都有性格和认知上的缺陷。

这是皇帝对储君层面的关系,反过来储君与皇帝层面的关系,却要复杂得多。皇帝的理想道德标杆如果是圣贤化身的话,那太子就得是神。

皇帝对待储君的关照和溺爱,自然是希望换来自己心目中储君的形象。

“心目中的形象”很重要,因为这个形象是相对抽象模糊,而又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迁移的。同时权利和政治层面因素,让这种形象会扭曲。

在常人眼里,儿子应该有自己的交际范围和小圈子,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常态,但在皇帝眼里,那就复杂得多。

你跟官员们走得近,可以是交际能力强,沟通能力强,也能是礼贤下士,深受百官爱戴的好太子。

但如果换个心态和角度,也可能是你结党营私,发展小圈子小山头,挖自己的墙角。

如果和军队走得近,往好了想,是太子储君有壮志雄心。往坏了想,那就是老子还没死呢,你想干嘛。

可要是窝在家里啥都不做,碰上个英明睿智,对儿子期望很大的皇帝,不禁心想了:你这个低能儿,想坐享其成啊。

这是储君与皇帝的关系,再往下是皇帝与文武官员的关系,文武官员与皇帝的关系,储君与文武官员的关系,文武官员与储君的关系。

如果皇帝跟某位大臣不对付,但是太子跟他走的很近,皇帝会是什么想法。

如果这位大臣是个能臣,皇帝是个昏君,总是劝解皇帝要戒酒戒色,皇帝心里能痛快?指不定这个尽找朕不痛快的家伙就是奸佞。相反那些投皇帝喜好的人,在皇帝眼里就是忠臣。

因此储君身处的复杂关系,决定了储君在政治中心不同寻常的地位。

储君登基之前的班子和关系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帝国的兴衰。因此如何选拔储君,是每一个圣君费尽心思考虑的最高原则。

如果太过压制和宠爱,可能会是个低能儿。如果太过放纵,又会引起政治上的危机。

而女帝还不同于男帝,因为男帝可以有无数个女人,生养更多的孩子,怎么挑,都是自己的儿子。而女帝就只有自己的儿子,其他妃嫔的儿子都不是自己亲生的。

而且更大的问题在于,女帝的皇位只能传给夫姓儿子,所以与丈夫之外的非族姓儿子,那是不能传位的。

作为母亲,与作为父亲,心态又是截然不同的。在只有一个儿子的情况下,面对丈夫的其他儿子,母亲优先选项肯定是把最好的给自己的亲儿子,其他儿子再好,也只会是备份。

在自己亲儿子能力还多的去,没有原则过失的情况下,哪怕能力比其他兄弟略差,在不影响国家走向的前提下,女帝更倾向于传位给自己的儿子。

周启与其他皇子相比,能力毫不逊色,尽管蛰伏多年,自己的儿子公孙芸惠岂能不知,仅此一点,就足以将皇位传于周启。

岐帝国的政治复杂而多变,在谁都猜得到的结果上做文章,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既要保护好自己的儿子,又要满足储君的基本条件,如何放养自己的儿子就很重要。

最新小说: 大唐二愣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三国之汉魏风骨 鲁国 醉吟江山 亮剑,开局砍翻坂田联队 虚构三国 华夏真相集 盛唐小园丁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